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安徽省芜湖市 231400
摘要:社会进程的加快迫使社会城市建设迅速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建筑工程开展的需求程度与日俱增,以此同时,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以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尤为关键,二者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决定影响。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工作进行全方位宽领域的剖析,了解其不足之处,并基于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从而为我国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及对策;工程质量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形势之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其中尤以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为重中之重,因此对于这两个因素进行全方面深层次宽领域的剖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唯有全面了解其不足之处,才能保证解决方案的针对性,从而确保工程的高质量,进而维持建筑行业整体的稳定性,使其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一、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设计的关系
1.1岩土工程勘察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岩土设计提供可靠数据,提升岩土工程结构的准确性,比如可将勘察所得数据应用于岩土工程基础选型中。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人员可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进行详细了解,然后以此为依据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为了提升岩土设计方案水平,设计人员应对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升设计方案的实施率,对勘察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
1.2岩土工程勘察可满足工程结构设计要求
通过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岩土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满足岩土工程结构设计要求,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比如,在选择岩土工程持力层时,设计人员可综合考虑岩土工程基础埋深,判断岩土工程持力层厚度,提升结构稳定性。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所得数据资料比较多,对此,设计人员还应该根据勘察报告中的桩基深度,准确定位持力层位置。
1.3岩土工程勘察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所得地质资料进行充分利用,能够保证岩土工程结构设计的完整性,对各类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如果岩土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则勘察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先进的勘察技术,确保满足岩土工程设计要求。
二、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面临的问题
2.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准备工作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不够重视,企业为了节约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施工成本[1],缩短岩土工程勘察的周期,在没有完成地基设计材料有效收集的情况下,盲目开始地对地基进行设计,最后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不达标,除此之外,由于很多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质作保障,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使最终的地基设计结果与地基设计方案严重不符。
2.2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单一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由于侦查方法过于单一,对勘察结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甚至,还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质量,因为,部分企业由于想节约工程成本,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没有一点科学性,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精准度,导致最终收集的地基材料信息与施工的需求不符[2],因此,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整体质量,并且给后期的地基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3忽视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地基设计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的施工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施工人员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地基设计的影响,将会导致设计出来的地基方案与实际的地基需求严重不符,也会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在在进行地基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把所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然后再进行地基设计方面的工作,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因忽视环境因素造成地基设计方案不达标的问题
三、岩土工程地基设计有效措施
3.1载荷组合与抗力限值的规定。第一,先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仔细的了解,进而深入分析基础底面,得出埋藏的深浅度,并且确定单桩承载力桩数,承台底面的载荷应该按照抗力的限值和有关的荷载组合标准进行研究,保证载荷的系数为1.0则说明为正常状态。第二,变形沉降计算。基础底面在对荷载的极限能力进行计算分析之后还需要对准永久性进行分析。第三,基础承台高度计算。对钢筋以及其他材料的强度进行统计分析,要知道处于最上方的结构的荷载力以及基底反力都应该按照承载力的极限状态进行荷载效应的组合分析。当对地基的裂缝的宽度进行计算的时候,也需要按照正常的极限状态以及荷载标准以及相关系数进行技术。
3.2岩土勘查报告中的载荷预估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荷载预估分析表示,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当中,从地面开始计算,如果上升一层,荷载就为12~15kN/m2;如果是在地面以下的话,每一层的荷载则为20kN/m2,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的自重需要另行计算。在不同的框架中荷载能力是不同的,在多层框架中时,地面以上的每一层的荷载都在10~12kN/m2。而多層砌体结构的建筑承重则为线性载荷,一般来说载荷都比较大,主要在30~35kN/m2。
3.3综合多方面因素开展地基设计。如果岩土工程勘察区域的地基承载力比较强,则在沉降较小、结构形式简单的多层建筑设计中,地基设计比较简单,对于上部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十字交叉梁条结构以及筏板结构等等,进而有效提升地基稳定性。有些区域的承载力水平比较低,在地基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地基施工技术,提升地质承载力水平,对于上部结构,一般可采用多层内框架结构形式、箱型结构形式、柱型地基结构等等,通过将上述结构应用于承载力水平比较差的区域,能够有效避免地基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对于地基设计形式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地基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地基承载力,进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稳定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岩土工程勘察所得结果,根据建筑工程的形态要求,对钢节点以及地基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适当减少施工材料用量,提高建筑工程地基性价比。对于多层浇筑地基,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同时还应该对不同土质采用差异性地基设计方式,比如,在软土、混合土质区域地基设计中,应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基,提升岩土工程结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工程总体质量,为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发挥出了重大影响和参考价值,除此之外,侦查与设计工作人员学习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熟练运用这些解决方案,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为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杰,王义兵.地基设计及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4):159-159.
[2]卢文平.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渗透问题[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v.33;No.230(02):105-106.
[3]翁刚.加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智能城市,2017(09):47-48.
[4]徐海红.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方法[J].丝路视野,2017(25):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