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建设备受社会高度重视,给排水工程实体质量也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应采取更具有针对性控制措施以提高施工管理成效。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高质量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给人们带来更高好的生活工作环境。随着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受城市规划布局延迟、工程建设环境复杂、设计施工衔接不洽、施工管理水平限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由此导致排水不畅从而引发城市内涝、供水水质不达标、供水水压不足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给水工程提供的生活用水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之一,同时得到有效供应保障的生产用水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另一方面排水工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雨水排水问题,避免城市内涝影响居民出行,同时能够解决生产生活污水的外排和处理再利用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非常重要,然而能否高质量实现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功能,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关乎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情,对于提供安全而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当前给排水工程施工承包单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给排水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在现阶段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体现:第一,信息化技术应用还不够深入,有的施工企业不重视BIM等信息技术在给排水施工的深度应用,信息在各方之间的交互程度不够,尤其对于大型市政给排水工程,需多方共同协调组织施工,往往边界管理问题频发;第二,现场调查的手段单一,资料获取不全面,从而对于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第三,缺乏顾客导向意识,对建设单位对于工程施工的关键点和工程功能设计的深度需求了解不足;第四,工前缺少对工程施工管理的系统策划,盲目仓促上马;第五,施工过程精细程度不足,个别企业片面重视成本控制和工期管理,导致质量缺陷频出。
2.2运营中的给排水管道渗漏水现象普遍
城市道路下方既有的给排水管道,受到当时施工条件及材料质量水平、施工整体水平的限制,以及经受运营期间周边环境扰动等因素的影响,管道渗漏水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城镇老旧道路改造中,发现此类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通病,既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浪费,同时容易导致路面结构塌陷,给人们出行带来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分析其成因,周边环境扰动、地下水等因素是一方面,人为因素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一些市政工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招投标环节不严谨,甚至未经招标投标环节,使得不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了建设项目,临时组织工程队,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不足。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标准要求落实,随意性较强,直接造成了工程质量问题。二是原材料采购,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蝇头小利,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虽然材料成本低但却可获取丰厚利润,同样会缩短给排水结构合理的生命周期。另外,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给排水管道施工,未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质量措施也是工后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3市政给排水工程针对性施工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机制
在行业迅速建立健全建设管理机制的大背景下,总承包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内部监管机制建设。例如不断优化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队伍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惩劣奖优的内部激励机制,集中力量加强惩治贪腐的阳光工程机制建设等,从而持续促进工程项目科学健康实施。
3.2加强管道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
加强对管道制作和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环节,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基础、管道、结构各部位相关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第二,要给予施工操作人员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书;第三,确保所采购的工程材料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高度重视原材的供应商选择等环节的质量保障,并制定采购计划与材料进场顺序;第四,严格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验收标准等,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3.3培训和管理相关施工人员
给排水工程作为一座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为城市输送养料并排出废弃物。施工中必须全面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强化施工过程预控、管理与后期服务,做好现场管理与监督,全面组建高质量的施工团队,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团队进行项目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全面做好场外场内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提高管理意识,科学组织施工。
3.4制定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机制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建立科学完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当前要全面贯彻各项管理标准以及管理准则,拟定标准程序。管理人员要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现状,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在各个职能部门中明确划分管理职责。
要重视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形成多方多维度互通互联的管理格局。要始终坚持顾客导向,深入了解建设单位及相关方对工程项目的内在期望,通过沟通,深入掌握工程的功能要求和微观施工管理目标。坚持PDCA的管理理念,重视系统策划、严格实施、总结落实、持续改进。对施工技术档案全过程科学化管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追求工程的内在品质,实现结构的功能、耐久性指标。
3.5重视工程检验、验收工作
通过落实“三检制”,强化过程质量检验。完工后,在科学严格的各项功能性检验合格的前提下,各参建主体按法定验收程序对工程资料、工程实体、工程外观进行联合验收。只有重视客观事实,严格落实检验、验收流程,才能让质量检验与质量验收不流于形式,从而为社会贡献合格的、甚至精美的市政给排水工程。
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较为封闭、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技术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给排水工程质量。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体系的完善,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实施阶段再到最终的竣工验收阶段,务必要实现整体策划以及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充分利用制度约束企业行为,提升企业项目管理的实效性,不断推进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小英.分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要点[J].居舍,2019(26):137.
[2]刘秉义.浅议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9(2).
[3]杨天志.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