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建筑设计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51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舒适度要求提高,建筑用能及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大,“绿色”与“可持续”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共识。绿色建筑的设计深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保护地球环境和节约资源,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建设工程项目选择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进行绿色建筑认证。暖通空调系统耗能占建筑能耗比重最大,暖通空调的节能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水资源缺乏,水资源节约和利用是也是给排水专业规划设计重点之一。如何选择应用好暖通空调和给排水的绿色建筑技术是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暖通空调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建筑中,在便利和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越来越提倡绿色发展,深化环保理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部门及设计人员需要对暖通空调的系统、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通过相关节能技术和节能措施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效率,降低暖通空调、给排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确保在服务人民的同时有效保护环境。
1绿色建筑暖通设计的节能措施
1.1水力平衡技术
对此类技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提高所建造环境的舒适程度。因此,就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以实际的用户需求以及使用环境为基础,在有效为环路水力平衡提供保障的基础上,制定出较为完善、有效的设计方案。而倘若无法有效保证环路水力平衡,也可以通过合理应用静态水力平衡阀的方式,其中,如果相应建筑中的暖通系统受水流波动影响较大,则也可以通过应用动态水力平衡阀的方式,究其原因为:平衡阀具有应阻力大且阀权度高的特点,因此,想要有效保证环路水力平衡,就需要合理设置动态、静态平衡阀的位置,其中应注意的是,在进行具体设计平衡阀位置的过程中,应注重以实际的建筑结构以及应用环境为基础。比如,某建筑的暖通系统中,应用了多级串并联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个平衡阀的流量都能够达到其设计流量,能够有效保障环路水力平衡。
1.2自然通风技术
此类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运用自然因素对热环境进行改善,即在建筑内的空气温度与外界差距较大时,基于建筑热压以及内外风压,利用自然通风以减少室内的温度值,以将其调整为就人体而言最为适宜的温度,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此外,倘若建筑内温度高于最适宜人体温度,也可以选择利用能源消耗的方式进行降温,有助于节约能源。
1.3地源热泵技术
作为一项能够有效节约建筑体经济运行成本的高成效技术,其不仅仅具备较强的节能性能,而且在其智能化的方面,也具有着较为便捷的运用。比如,于寒冷的冬季之中,具备智能化特性的地源热泵技术,将会根据空气实际温度的数值,来对其地下的热能予以相应的提升,从而将其引领到地上建筑内,达成取暖的效用。当处于较为炎热的夏季之时,其地源热泵方面的技术,则会依照温度的实际状况,把位于地上建筑内的热能,予以有效的引导至地下,从而对其建筑体的温度予以调节、降低,进而为其建筑体方面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通过运用此等热量转移的方法,不仅可以于确保其建筑体能源消耗处于较低范围之内的同时,还有助于切实有效的提升其建筑整体方面的舒适程度。
1.4水冰蓄冷设计
应用水冰蓄冷设计技术,可使暖通空调设计得到优化,实现削峰填谷式用电,使电网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设计时,需要在水冷机组中安装蓄能装置,在低谷期利用双工况电制冷机生产冷量,并以冷水形式在蓄冰装置中储存,使空调白天的能耗得到降低。在建筑室内需要制冷时,蓄冰装置可以对存储的冷量机械能转化,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冷量,减轻空调运行负荷,使机组保持稳定运行,继而为空调设计和使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主要以水作为冷热量载体,使水在换热管道和机组间循环利用,实现热量交换,用电低谷时,用电能使水的温度降低,在用电高峰时段,冷水的供应可以减少空调电能损耗,从而使空调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降低机组能源消耗,应加强水力平衡设置,在空调系统中完成水力平衡装置的配备,结合情况进行水利平衡系统调节。利用静态或动态的水利平衡阀使系统内水量和压力的波动得到减少,促使机组能够稳定供能。
2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
2.1合理利用市政水压
第一、合理的分区。高层建筑在供水过程中,按照要求给水是要竖向分区的,在确定水压的时候要综合地考虑给水系统的设备性能、使用的要求以及建筑的层数等,确定合理的水压。要实现供水的最佳压力,就要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来实现,这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层数和水泵的性能。
第二、水压不够,给水系统不能完成对高层的供水时,给水应该选用水箱供水,它的优势是供水时各个配水点的压力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供水非常的可靠,可以实现节水的目的。
第三、安装减压配件。建筑内的给水系统供水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洗浴卫生器具的给水水压,一旦出现了配水压超出规定标准情况,就要采取减压的措施,防止水流过大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减压采取的措施是要更换水龙头,盆浴的水龙头应该选择5—11cm,其他地方使用的水龙头的直径要小于5cm,如果超过了11cm就意味着流水已经超压力。每户都有安装水表,可以在水表前安装节流塞或者调压板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实现减压节流。
2.2使用新型的节水节能设备
2.2.1新型的管材与阀门
管道材料和阀门在给排水工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目前,大多数给排水工程当中所使用的管道材料都比较普通,使用性能不高,防水性和防腐性都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新型管道材料和阀门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材料的质量高,后期基本不需要进行维修与更换,也很少会出现漏水的问题。因此从长远看,不仅可以减少设备的维修与材料的更换、节约成本,同时也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2.2使用节水型的卫生用具
如果建筑涉及到住户小区,卫生用具就是与水接触最频繁的器具,要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就要使用高质量的节水型卫生用具。在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视节水卫生用具的应用,在家庭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宣传。施工人员可以主动向用户推荐这些节水型的卫生用具,使他们了解这些器具的特点与优势。销售人员在销售卫生用具的时候,也要关注节水型用具的销售,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质量。
结语
随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不断加快,绿色建筑已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等,相关的绿色节能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需要相关行业人士分享实际建设和运行经验,共同努力推动绿色节能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海泽,陈梦捷,缪玮,等.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J].建筑经济,2016,37(1):88-92.
[2]尹鹏,李德英,张思健.暖通空调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J].建筑节能,2018,46(4):74-77.
[3]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马步斋.绿色建筑中给排水的设计要点研究———以皖新文化科技创新中心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