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92419900815XXXX
摘要:现阶段,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这种结构发挥的优势较为凸显。如:易于施工、操作较为简单等优势。如果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天气、人为等因素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本文对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土木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流程监督,掌控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
1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本身属于一种复合型材料,混凝土通过借助凝胶材料,可促使各类施工所需的材料充分复合,促使各类材料能够形成一种全新、高性能的材料。这类复合型材料通过借助砂石、水,参照一定的配比进行胶合,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搅拌,可有效保障水泥性质。目前,土木工程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本身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且混凝土成本较低,价格比较低廉,材料性能相对较高。
2混凝土的特点
2.1搬运方便
混凝土的原材料本身并不是流质的,而是经过与水等材质经过一定的配比产生的,所以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搬运时十分方便,节省了一大批人力,能够在施工缺少混凝土时及时地进行搬运。
2.2高强度
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在凝固后自身的密度很强,能够有效的隔绝火与水,同时还能防止外面各种环境的腐蚀。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3.1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问题
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是砂石和水,但其中也掺杂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以此形成一种复合型材料,这些材料与胶合的混凝土材料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才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材料主要包含水泥、水、砂石、胶合剂等,在混凝土生产前,需要保障各类材料的质量,积极开展材料验收与材料检查工作。比如针对水泥、砂石等材料,需要严格检查,检查内容包含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合格证书等,审查水泥材料来源。砂石材料检查阶段,需要审查砂石颗粒的大小,分析砂石材料的成分等。
3.2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每个建筑对混凝土的强度及结构等要求各不相同,就需要针对不同建筑的要求以及特点选择不同的浇筑技术。与此同时,施工人员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或者脱离岗位,一个小环节的错误就会引起整体施工的失败,特别是对于混凝土的养护作业中,一旦不认真,就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气泡等问题,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
4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4.1温度控制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混凝土会在水化反应的作用下,会产生放热现象,但混凝土会受自身结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把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全部释放出去,这样就会使混凝土的内、外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从而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变形现象。那么,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就要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为注意混凝土配置过程中的水灰比例,应该适当地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另外,在施工时,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矿粉和煤灰粉材料来降低放热,以免出现结构性的问题,大大地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和强度。
在具体的施工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在混凝土的内部安装循环水管。
4.2捣实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的工作中,捣实环节直接影响了浇筑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施工前期,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要求,合理选择一个振捣器。在一定程度上,质量的把控力度对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浇筑技术中,很容易出现混凝土技术难以把控的问题。因此,想要从各个方面去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要一次性、均匀的完成振捣工作。首先振捣混凝土时,要从分歧的底部、顶部、中间分别进行,必须要把振捣器均匀的插入,主要是为了发生漏振的现象;其次要把握和控制好振捣器移动的长度和插入的深度,并大力度地对混合物进行充分的振捣;最后,应该对混凝土实施相应的养护措施,这样就会有效的防止出现裂痕、裂缝等一些破损现象,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5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5.1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施工技术,但技术流程较为复杂。在开展混凝土搅拌前,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因素,比如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从各个层面入手,实施管控,以此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混凝土进行搅拌阶段,需要依据工程需求,合理设置搅拌时间,并强化搅拌时间的管控。实时监控混凝土材料搅拌阶段的流动情况,保障搅拌均匀,在搅拌结束后,需要立即将混凝土卸下。
5.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相关设备没有故障,而且需要对应急方案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发生突发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结构整个框架,确保框架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时应该使用按照设计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以及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存在泌水的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料发生下沉的情况,以及减少裂缝的发生率。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压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6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作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开展时,如果忽略混凝土结构的细节,会使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等情况,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直接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不断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进行降低。因此,为确保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一方面,在配制混凝土时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适当的对外加剂进行添加,确保通过添加外加剂可以减轻混凝土水化热的程度,以及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而使混凝土在更大应力的作用下仍然完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性能较强的材料,例如有机纤维材料等,不断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进而大幅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时存在着较多缺陷,例如:经常会出现建筑裂缝现象,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在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做出详细的分析后,以期解决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出现的裂缝现象。
参考文献
[1]卢文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32):63.
[2]付强,胡晓喆.探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32):91.
[3]李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33-34.
[4]郝俊明.刍议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25-26.
[5]车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7(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