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食用玫瑰是一种蔷薇科蔷薇植物,有着较高的药用、食用、香化以及绿化功能。加强食用玫瑰的栽培,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针对山区食用玫瑰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食用玫瑰,栽培技术
玫瑰花不仅有着极为纯正的香味,还可以保证较高的产油量,并且还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药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除了中国之外,日本、朝鲜以及欧美国家也发现了食用玫瑰的巨大发展潜力,逐步加大了食用玫瑰在本国的栽培力度。山区的栽培条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想保证食用玫瑰在山区的种植产量与种植质量,必须要对相应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食用玫瑰的特征特性分析
食用玫瑰是一种多年生长的常绿落叶性灌木植物,奇数羽状复叶,且呈现出椭圆形或者椭圆倒卵形特点,叶脉呈网状分布,叶缘呈尖齿状,表面分布着很多皱纹,颜色暗绿,托叶一般与叶柄合生,叶柄上还分布着很多钢刺。玫瑰花呈为单生或者几朵簇生,紫红色、粉红色、白色以及黄色为常见的玫瑰花颜色。另外,玫瑰花还有着多重花瓣,香味极为浓郁。
食用玫瑰是一种典型的阳性花卉,喜欢在光照充足但凉爽的环境下生长,有着较强的耐旱、寒性能,怕涝。在微酸性沙质土壤或者排水良好的肥沃中性土壤中长势良好,最佳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当温度处于20℃--22℃之间时,玫瑰花开的最为旺盛、最为鲜艳、最为持久。在栽培食用玫瑰的时候,尽量将每天的光照控制在6个小时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食用玫瑰的生长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玫瑰的生长环境过于潮湿、闷热,或者通风效果不佳,那么还有可能感染霉斑病或者白粉病[1]。
二、山区食用玫瑰的栽培技术分析
(一)食用玫瑰的品种选择
要想在山区种植食用玫瑰,并保证食用玫瑰的产量与质量,就必须要对品种选择引起足够的重视。即要结合山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出花蕾产量较高、香味浓郁、生长旺盛,且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商品性好的品种。近几年来,在我国栽培价值较高的食用玫瑰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玫瑰M1(欧洲香水玫瑰)、第二玫瑰M2(山东丰产玫瑰)、第三玫瑰M4(商水玫瑰)、第四玫瑰M5(金田玫瑰)、第五玫瑰M8(山东定陶玫瑰)。
(二)选地建园
分析山区的地形特点,发现存在着大量的地堰和土坡,加强山区中地堰和土坡的应用,不仅起到固土保堰、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还可以提升山区食用玫瑰的栽培经济效益。如果地势相对平坦,可以进行成片玫瑰专用园的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粘重积水地上进行食用玫瑰的栽培。
在确定好食用玫瑰的种植地址之后,还需要对土壤进行特殊的处理。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消毒,目前最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为蒸汽消毒。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使用氯化苦熏蒸的方法。如果使用氯化苦熏蒸的方法,那么一定要保证深翻的频率,防止熏蒸药物对食用玫瑰的根系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在完成土壤消毒之后,还需要施入一定的农家肥,并进行耕翻[2]。
(三)山区食用玫瑰苗木的繁殖
1.分株繁殖
虽然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较低,但是却可以保证成活率,所以在山区食用玫瑰的栽培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分株繁殖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玫瑰整株挖起,根据其实际的长势,将其分成单株;第二种是刨株丛附近的分蘖根枝。例如,如果是两年生的食用玫瑰,那么地上部位有2个以上枝条的长势就相对较好。目前,主要是在春季的3月份或者4月份进行分株繁殖。
2.埋条繁殖
埋条繁殖的应用既可以在春季,也可以在秋季。首先,需要先将埋条沟挖好,将底肥施好。如果是秋季,还要在玫瑰落叶后,贴地剪下3年生或者4年生的过密枝叶,并首尾相接在埋条沟内铺好,再在畦上覆上3cm的土壤,灌透水,最后再用地表土覆盖。其次,在开春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浇水和除草,在幼苗生长至20cm的时候再做摘心处理,保证根系的茁壮生长。
在7月份的时候需要再追加一次肥。最后,在秋季落叶后,就可以将其挖出来进行分株处理,为下一步的定植做好准备。
3.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主要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优先选择1年生或者2年生的优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但是需要将其剪至12cm--15cm左右。在正式扦插之前还需要选好地块做好床。苗床需要选择在阴凉处,在床内先铺一层木屑、再铺一层园土、最后再铺一层细沙。需要扦插的枝条还需要进行催根处理,将扦插深度控制到枝条的三分之一处。扦插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浇水处理,再用塑料膜覆盖,并做好遮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每天浇一次水,确保食用玫瑰的湿润度。
(四)定植
由于山区栽培条件比较简陋,灌溉条件较差,春季风大又容易抽干枝条,所以为了保证食用玫瑰定植的成活率,山区食用玫瑰的种植都会在秋冬季节定植。在进行定植的时候,必须要对山区使用玫瑰园的地形地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将株距控制在1.0m--1.5m之间,行距控制在2m左右。如果是密集园,那么其株距要控制在0.5m左右,行距要控制在1m左右。首先,拉直绳子的两端,将行距踩出来。然后按照株距的长短对竹竿进行修剪,并做好相应的株距标识。当定植密度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始挖定植穴,将穴深控制在30cm,穴长控制在40cm。其次,将食用玫瑰竖直的放到定植穴中,回土后再将苗木向上提升5cm左右,然后用脚踩实,进行浇水。最后,在秋冬季节完成食用玫瑰的定植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培土,埋土高度控制在10cm左右,之后再将露出的枝条进行修剪。等到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再进行扒除埋土处理。
(五)水肥管理
山区食用玫瑰需要在1年之内施加2次肥。在发芽期进行第一次施肥,在采收后进行第二次施肥。施肥的时候,需要对食用玫瑰的生长需求进行分析,科学选择肥料种类。例如,如果是有机认证、无公害认证的食用玫瑰,那么就必须要对肥料种类进行严格的控制。山区食用玫瑰的施肥方法以坑施为主,坑与根部的距离要保持在30cm左右,坑深需要控制在15cm--25cm之间,每一个坑的施肥量要控制在50g--60g之间。如果山区的灌溉条件较差,那么可以等待雨季在进行施肥,保证肥料的利用率[3]。
如果是灌溉条件相对较好的山区,可以每年浇3次水。发芽期浇一次水,花期浇一次水,采收后施肥的时候再浇一次水。
(六)整枝
在食用玫瑰落叶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整枝处理。首先,针对3年以下的植株,只需要将病残枝条、交叉枝条、细弱枝条、拖地枝条以及徒长枝条进行去除即可,将截留高度控制在1.5m以内。其次,针对4年以上的植株,要每年去除三分之一的老枝,然后再进行健壮新植的培养,每3年进行一次整株枝条的更新,然后再将不合格的枝条去除。最后,针对10年以上的植株,因为产量明显下降,所以需要进行植株更替处理[4]。
(七)采收
山区食用玫瑰的采收期在每年的5月--9月,每天的采收时间在早上9点之前。如果食用玫瑰需要制作成可食用的玫瑰花蕾茶,那么需要在花蕾期进行采收,即在花蕾膨大、但还并没有开放时采收。如果食用玫瑰要制作成玫瑰花冠茶,或者用作香料原料,那么可以采收还没有完全开放的、花蕊偏黄的花朵。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食用玫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山区食用玫瑰的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大。鉴于山区地形及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复杂性,要想保证山区食用玫瑰的栽培质量与产量,就必须要对食用玫瑰的品种选择进行严格的控制,应用科学的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春杰,张红刚,姚进明, 等.山区食用玫瑰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6):67-68.
[2]食用玫瑰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9,(12):11-13.
[3]慕茜,李超琦,蒋锡龙.食用玫瑰花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研究[J].花卉,2018,(24):17.
[4]刘建.浅谈食用玫瑰的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