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4000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铁路等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其相当高的安全性,火车、高铁等逐渐成为我们今天的主要交通工具。铁路列车的制动系统为其较高安全性奠定了基础。因此,为了确保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或货物的安全,更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来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制动系统,质量管理
在今天,我国各种基建装备的应用,铁路的建设已经遍及到我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快了各个地区人口流动,促进了劳动力的输出与输入以及旅游业的兴起。同时解决了偏远地区资源和农副产品向人口密集地区的运输,从而促进了这些偏远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为全面的小康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铁路在我国有很高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人民越来越多的将火车、高铁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主要来源于其制造过程高标准、严要求,对列车的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力争提高列车的安全性。而列车的整个安全环节中,与其制动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特别针对制动系统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
1. 制动系统的简介
在物理学的概念当中,一切运动中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且其质量越大,其动能也会相应的提高。如果没有阻力,这个物体将会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下去。铁路列车往往都是由几十节车厢相互连接而组成,在其载满货物的情况下,其质量远远大于普通的小型货运汽车。当铁路列车遇到危险或到达目的地后,制动系统就必须发挥足够的作用保证列车能够平稳安全的停止行驶。
制动系统是列车在不损害可靠性原则的情况下执行减速和停车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装置。在整个制动的过程中,制动系统将行驶中的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在制动系统的发展中大致经历了直通空气系统,盘式制动系统以及电动制动系统。直通空气制动系统是通过气缸将空气压缩而后作用于连杆最终抱紧列车的车轮达到制动的效果。盘式制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将车轮的制动能量转化为其他的热能。电动制动系统在制动过程中不会与牵引车发生磨损情况。
尽管制动系统在不断的改良和发展,但在铁路列车制动系统的中仍然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影响其制动的性能和功能。第一,列车制动的距离。第二,制动装置的质量问题。第三,制动装置的磨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留下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要对制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良,另一方面就要对制动生产制造环节中所有操作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来保证制动系统的质量。
2. 制动系统制造中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制动系统作为列车停车的最根本的作用方式,其质量的好坏对列车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重要性体现在诸多方面,第一,制动系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列车上乘客或货物的安全。第二,制动系统的安全能够减少对铁路运行过程中其他车辆的干扰。第三,制动系统的可靠能够有效降低列车制动过程中的制动距离。第四,制动系统的可靠能够有效提升货运列车的载重质量。如果制动系统的质量存在一丁点的安全隐患就可以导致不可预估的灾难。
3. 制动系统制造中质量管理的存在问题
国家对于制动系统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和管理办法,然而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由于诸多的原因很难将制动系统中各个产品的质量控制到一个相同的高标准,从而保证极高的合格率以及可靠性。
3.1 产品的设计环节
优秀的产品设计是产品成功的一半。但在实际的情况中,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优秀的绘图技术设计人员进入到工作岗位,所有的设计图纸只是按照已有的知识模式化出的产品,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中的制造问题,进而给后续的制造、组装带来很多的麻烦。还有,产品设计环节不够严谨,这就会导致产品的设计停滞不前,出现多次的返工,延误生产工期。另外,按照此类设计图纸制造出的产品没有经历实际情况的试验和检测,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更有待探讨。
3.2 参与制造人员的操作问题
流水线作业已经发展成为各个产业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但这种模式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制造工人是直接进入岗位工作,其综合素质、能力都没有进行统一的考核和专业知识培训,各岗位对于产品质量存在差别把控,导致制动系统整体性能出现差异,更严重会导致安全事故。
3.3 生产设备的落后
制动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列车的安全。随着制造工艺、材料、电磁等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成熟,新生代的制动系统不断完善了旧制动系统的缺陷。但是新生代的制动系统的制造就伴随着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现有的生产设备的落后不能有效的保证生产新的制动系统部分零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老旧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能否达到国家标准更需考究。
3.4 产品质量的检测
质量检测是制动系统产品流入市场或组装到列车前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企业的质量检测过程中,大多采用抽样调查的手段。这种检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制动系统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存在的缺点是没有办法对全部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其次,制动系统的升级检测设备也要与时俱进,只有更先进的检测设备才能对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给予全面的评价。另外,对于制动系统的检测同样要有提出更为苛刻的检测管理规范,坚决落实,提升制动系统的质量,把好制动系统的安全关。
4. 制动系统制造中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保证制动系统产品的合理性
制动系统产品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尽可能组织制动系统的设计人员到生产制造的第一线,制动系统的应用现场去实践。设计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在保证制动系统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优的制造方案。
4.2 提高生产制造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加强对生产制造人员安全性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比任何利润都重要。另一方面,生产的制动系统的安全性也同样重要。第二,针对制动系统生产制造工作者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第三,规范制动系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操作,统一操作方法,落实质量管理规范,严把质量关。
4.3 制定精细的标准规范
国家对制动系统的质量要求有明确的标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制造特点制定更为完善和细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第一,落实责任制。将制动系统的生产部件的质量落实到个人。第二,启动问责制度。对在制动系统制造过程中存在质量不合格等安全问题要及时查清缘由。第三,对制动系统检测的相关人员进行考评制度,并要求检测人员落实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同时可以面向检测人员征求更为严谨的质量管理要求。
4.4 做好制动系统制造的管理工作
制动系统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离不开管理人员对制造车间的管理工作。第一,管理人员务必做好与制造车间相关的维护工作,以科学、合理、有效的空间为要求,以此来大大减小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第二,管理人员要做好对制造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第三,管理人员要做好生产制造设备的维护工作,以保证设备能够高效的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4.5 提高制动系统中制动软管连接器的生产质量
制动软管连接器连接了各个车辆的制动,在制动装系统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制动软管的生产质量问题也是非常关注的,一旦制动软管的原材料劣质或者铸造的过程及方式不当,会因为列车运行受震而造成制动软管的破裂,并且随着使用时限的延长会出现软管连接器的老化、水压试验不合格,造成火车运行过程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生产完成前后加强制动装置中软管的质量监管,新产品必须符合铁路部门颁发的对于装置的技术标准规范。
结束语
质量管理是对制动系统安全性最好的保证,生产制造企业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
文献:
黎德发. 提高可靠性是走行部,制动系统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J]. 科技通讯:成都, 1992(第1期):40-42.
唐松柏, 卢文辉, 李宪文.机车车辆制动系统用压缩空气的质量控制[J]. 铁道技术监督, 2005, 000(002):19-21.
刘文举. 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安装质量控制和检查方法[J]. 煤矿机械, 2001(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