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兴化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同时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也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发展进程里,社会对电网运行水平提出了越来越严厉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积极开展智能配电技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保证配电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智能配电;规划;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经济的提升也带动了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决定了社会生产力,两者不可分离。而在智能配电网方面,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对配电网能否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目标,配电智能方向成为目前新态势下配电网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需求。
一、智能配电网的相关内容分析
智能配电网内属于智能电网关键环节部分,应用中智能化特点突出,潜在效应价值大,相比传统配电网应用优势显著。具体表述为:智能配电网自稳能力高,安全可靠性强、支持设备与用户对话、可实现可视化管控及用电信息智能管理。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可在遥感遥信技术、自动保护技术、故障电流切换技术等不同技术支持下,有效应对实践中的复杂变化,为自身管控功能完善提供基础保障,促使配电网运行效率及水平逐步提高,加深配电网建设中的智能程度,并能满足相关生产经营计划高效实施。智能配电网系统运行管理中,可通过对配电主站、信通数据、DTU监控终端这3大项目综合使用,实现对配电网运维中的远程管控。同时,在信通信息支持下,可增强智能配电网运维时的数据发送效率,并将配电主站控制信号准确地传送到广泛的信息终端,且远方终端设备状况的数据信息可归集到主站中心,为配电安全稳定提供可靠支撑。除此之外,通过对智能配电网自稳性能、互动性能、分布式等特点的考虑,可实现配电网及终端设备的优化。
二、智能配电网运行状况
配电网络作为电力系统的分支系统,通常涵盖110kV及以下等级电网,而智能配电网则是智能电网建设中重要的环节,是在新电力供需市场下对配电网高级应用技术的优化。智能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位置是分支末端,也就是说它直接对应终端用户,为了促使智能配电网发展,它支持与用户对话,即用户能够有条件参与运行维护监控,同时可以核实智能配电网中可能发生的缺陷发报和建议,这种对话也使得智能配电网能够更快的检索自己的问题。从核心本质上来说,智能配电网技术是新型融合性技术,具有突出的自稳能力、增强的安全性能以及高质量的供电水平等,它涵盖了自动化、信通、大数据以及智能AI等技术,因为配电网DTU设备的应用使得管理逐步可视化,在智能配电网的管理上,极大地增强了管理效率。
三、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配电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有效分析处理问题,必须要做好配电网规划工作,为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具体是通过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实践,有效提高配电运维管理水平。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实践主要体现在3个区域,即智能自动化管控、分布式能源发电管理以及参数量测分析。
以下对3种技术的应用详细分析论述:
3.1智能自动化管控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自动化管控是配电网规划中重要的技术,它运用了电脑和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标准的控制主站和终端子站,使得可以很好地执行区域配电网电力调度,从而完成配电网相关的规划工作。智能自动化管控的应用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管控调度和远程可视化等功能,这些模块的应用使得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智能自动化管控还存在智能预测报警,该项目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安全性。具体是在输送电力时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监测,一旦发现到配电网中存在异常波动,系统便会发出信号,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就开展相关故障分析处理,从而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能。
3.2分布式能源发电管理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分布式能源发电管理是智能配电网规划中应用较为实用的技术手段,它主要是在负荷周围设置分布式发电电源,以此来对用户负荷进行调配。由于该技术的实践过程中用户直接参与调配,这样就可以极大提高了用户使用效率。另外,由于分布式能源发电方式多元化,不依靠常规的火电水电发电,还存在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这使得投运并网变得更加的便捷,同时由于分布式能源发电管理还运用了多种大数据技术,使得配电网规划水平显著提高,从而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3.3参数量测分析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参数量测分析,作为配电网应用中最基本的单元模块,在对配电系统开展调整的过程中,可及时提供用户费率数据变化信息,帮助开展用户管理。相关主站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用电数据信息加以模块化、规范化整合,从而能够统计汇总并系统评估配电网运行的状况,能切实合理消除在配电网规划进程中产生的用户违约和窃电等风险,使配用电性能持续优化,达到精细化经济评估的效果。
3.4电动汽车充换电方式的应用
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建设参与配电网规划,具有重要先进作用。鉴于此,相关政府、市场应加大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引导完善配电网规划,从而使智能配电网逐步达到最优的配电运行状态。另外,相关人员在运用电动汽车交换电的研究过程中,为降低中低压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电能质量异常对其他正常用户的影响,应当合理配置电能谐波治理装置,提升运行稳定性能,对所有用户营造友好的高水平用能环境。
结语
总体来说,智能配电技术发展迅猛,在配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运用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前配电网规划经常性发生地区性差异以及分片区容载比等因素影响,所以需将智能自动化管控、分布式能源发电管理等应用到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并做好综合应用参数量测分析和电动汽车充换电方式大数据应用,更好的提高配网效率和用能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浩民.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167.
[2]陈绍佳,张新影.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8):145.
[3]李兰.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203.
作者简介:
徐辉(1985.09-),男,江苏兴化人,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士学位,副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