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建设工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从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招标方存在的问题、投标方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力度以及分转包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对招标投标方式进行革新、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合理构建评标专家库及严厉遏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工程招标投标;问题分析;优化措施;研究
1建筑项目招投标发展特征
1.1招标范围与管理机构在国家整个固定资产投入总量中,占比最多的是各地区政府与公有制企事业机关的投资,如此就决定了把政府与公有制企事业机关均融入强制招标之中。现有的招标模式包括招标、邀请招标与议标三种情况。工程市场中为较常见的是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模式,这两种招标模式从本质上而言是竞争性招标方式,获得了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还包括议标,议标非常特殊,与前两种招标模式比较限制较多。各地方政府授权创建建设项目招投标控制办公室对工程市场招标投标活动展开全面监督,招投标控制办公室的基本职责是建筑项目招投标流程控制、项目合同管理与投标单位资格控制,检测监督招投标程序中的各个细节。招标管理部门在建筑项目招投标发展阶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2地区项目补充的招标投标机制
国家方面的法律规定颁布以后,基于此各地方政府按照当地建筑项目招投标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还颁布了招标申报、评标等诸多规定。国家法律与地区标准性文件的颁布,相互配合与协调,创建了相互补充的招标投标结构,为建筑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开展带来了科学的制度保证。
1.3以标底为主的投标报价机制标底即在国家统一项目量计算法则与其他计价方法前提下计算出的项目造价,属于投资者对项目预算的期望与评标的关键依据。标底的设置满足国家当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格局,要通过招标办的审核与批准方可确保标底的精准性。标底开标之前是保密的,以任何途径向任何人泄漏标底的行为均是违法违规的。为确保标底开标以前的保密性,招投标控制部门会在投标截止以后与开标以前审查标底。标底并非是完全不变的一个数值,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投标报价仅在范围以内才会有效的,超出这一范围就无效。
2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招标投标行业管理缺乏规范性
由于管理制度的不科学造成了很多行业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如招标投标代理机构与建设单位之间进行私下交易,进而出现了代理机构利用私人关系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对整个招标投标工作进行暗箱操作,以至于一些建筑单位可以借用其他单位的资质进行投标,而招标单位则出现私自泄露标底、限制竞标等违法现象。这些问题使投机钻营者获得了不合理的经济利益,但却导致与建设工程要求匹配度良好的企业无法中标,造成了整个建筑市场运行机制的不规范性。
2.2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2.1竞标工作形式化
由于招标投标工作是一项公开性的社会参与活动,带有商品交易的特点。一些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则利用职务的便利擅自更改招标投标的运行程序、私自串标压低竞标的价格、收买同行业竞争企业配合操作,从而内定竞标结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竞标工作的形式,从而导致竞标工作违背了市场运行规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竞标成功的企业因专业技能差而导致工程的质量低下,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经济损失。
2.2.2转包现象时有发生
在各种乱象中,转包现象是较为普遍也较为频繁的。部分企业在工程中标后,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会直接将工程的全部或部分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用。而自身则从工程中抽身出来,不再参与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这种以包代管的方式,使个别资质、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都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单位参与其中,牟取利润。但同时却无法保证工程应有的质量。从而导致工程在质量上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进而造成建筑使用者的各种损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
2.2.3评标方式不合理
评标标准与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招标结果。而招标结果又直接关系到建筑单位是否能匹配到最适合的合作伙伴,从而将建设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一旦在招标工作中采用了不科学的招标标准和方式,势必会给双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招标投标工作中的评标标准及方式的制定一定要科学化、合理化,切实符合工程的目的和需要。
3招标投标工作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招标投标制度
从各种招标投标工作的乱象中看,造成招标投标市场的无序竞争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严谨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条文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为保证该工程招标活动的顺利开展,业主完善了招投标管理制,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电子招投标办法》等规定制度,需结合工程建设现状,构建完善统一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制度,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3.2设置合理的招标投标程序
在科学合理招标投标制度的保障下,招标投标工作还应在招标投标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上加以规范。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对制度的有效践行,但因为流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整体的步骤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整个招标投标过程的合理有效。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程序。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做到各个环节的有效约束,互相监督。从而为改善行业的混乱状况奠定基础,进而保证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在招标投标程序的安排中,要明确各个程序中相关责任体的职责和权利,要具体到每一个招标投标的工作人员。事前明确其职权,事后确定其责任。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规范工作行为,保证相关人员能履行自身职责,约束自身行为,还可以高效的保证招标结果的公平。
3.3增强招标投标的监管力度
制度的执行者要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有赖于监管力度的提升。但是目前看来,原有的监管力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形式,因此,增强招标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刻不容缓。首先,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机构。从整体的大环境和内部的小环境入手,做到监管的严密性。从而确保各种监管制度条例能被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其次,要有效的促进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互相监督。从而保证监管工作全面系统的开展和深入。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有质量的完成。
3.4加速电子化招标的推广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招标投标工作中,可以更好的推动招标投标工作的进行。电子化招标就可以通过网络将各个招标投标环节快速的完成,并使整个招标投标工作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这就提高了最佳企业的中标率,从而更好的完成招标投标工作的任务。从目前计算机发展与各个行业的融合情况看,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招标投标工作中的应用是未来招标投标工作的必然发趋势。
4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言,工程中的招标投标工作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建筑业发展中,要结合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情况,采取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完成招标投标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姚晓丹.试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4(14):113.
[2]刘铭.工程招标投标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18(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