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 张伟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张伟
[导读] 摘要:地基是房屋建设施工项目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这就需要在房屋建设施工中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地基的密实度和可靠性。
        身份证:37132419850116XXXX
        摘要:地基是房屋建设施工项目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这就需要在房屋建设施工中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地基的密实度和可靠性。因此,在地基处理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对地基进行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也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地基是房屋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房屋建筑的重量,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水平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做好地基工程,科学运用地基处理技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地基处理工作的特殊性
        首先,地基处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很多地区的土质因素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在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中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地基符合当地的实际土质环境情况,保证地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作用。而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的差异,也让房屋建设工程的地基施工存在较高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在正式的施工前做好相应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材料进行地基处理。其次,地基处理工作具有一定潜在性。房屋建设工程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问题较多,很多施工环节都会与其他行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地基施工完成后会继续进行房屋建设工程的其他施工环节,而在此期间很难及时发现地基施工中存在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因此,地基施工具有很高的潜在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地基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
        2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2.1地基夯实技术
        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环境,对其环境的相关信息记性记录与分析;工作人员需要在相对平坦的区域进行“试压”,全面测评房屋建筑的地基深度,若发现实际深度小于规划深度,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水位监测;若地下水位较高,则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平,若地下水位在规定范围之内,则需要通过压实改善地基深度。若地基的实际深度远大于规划深度,则可以利用砂石进行填充,并且夯实。在夯实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强夯地点,分别进行填充、排水工作,再从四周分别向内记性夯实,逐渐缩小范围;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夯实,从而提升地基的抗压能力,强化地基的质量。
        2.2“粉喷桩+CFG桩”技术
        地基处理采用“粉喷桩+CFG桩”技术施工,实践效果较好。这种方法充分结合粉喷桩与CFG桩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优化粘性土和淤泥土地质结构,通过这两种技术的固结能力,改善地基的各项性能。经过处理的地基成为更加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复合型地基。通常情况下,碎石和粉煤灰是CFG桩的主要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水泥和水,搅拌后制成。地基采用CFG桩法处理,能提高性能,整体效果好。但是制作原料成本高,应用的技术要求严格。地基以粘性土和淤泥土为主情况下,要想优化这种地质结构,适合采用粉喷桩与CFG桩的结合施工,可以达到优化土壤满足地基技术要求的目的,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2.3注浆处理技术
        当前,数注浆处理地基的技术也在房屋建设施工项目中广泛的应用。从注浆材料来分析,注浆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以及硅酸注浆处理技术。

其中,水泥注浆处理技术是通过注浆设备以及压力泵等将调配完成的水泥材料注入地基的土体内,并通过挤压以及填充提高地基土层的密实程度,通过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可以对原有土层以及换填层进行很好的渗透,一些密实度不高的位置也出现了明显的水泥凝固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而硅酸注浆处理技术主要是将以硅酸为主要材料的灌注溶液调配好后灌入地基土层的底部,当材料凝固后会形成一层十分坚固的保护层,提高地基的性能。
        2.4DDC灰土挤密技术
        在地基内钻眼打孔,并将灰土夯入深孔中使地基稳固的方式叫DDC灰土挤密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多是分层处理,将每层都夯实加固。在每层每次成桩时,都要不断地冲击基桩,使周围的土质紧密合为一体,形成复合型地基。湿地土质水分较大,地基容易变形扭曲,DDC灰土挤密技术可加大建筑的荷载力。有时也在黄土层使用,但要根据不同情况实地考察后才可使用。
        2.5桩基技术与IFCO强制技术
        在桩基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把地基顶部的荷载转移给地基深度,通过缓冲的形式减弱建筑工程结构对地基的作用力,因为碎石桩地基自身的承载力比较有限,所以应该建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与此同时,碎石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地表液化,把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融合,集两者的优势于一体,能够控制地基沉降问题,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IFCO强制法指的是通过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凝固速率。其中排水系统是以贯通砂纸为排水通道,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凝固时间;而加压系统是控制堆载时间,提升水渗流速度,把两者相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地基工程按期完成。
        2.6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主要就是利用软土地基受到的荷载压力,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从而提升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砂井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固结法、及电渗排水法;其中,电渗排水法就是在软土地基中放入金属电极,通过电流带动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促使水分从阴极区域流向阳极区域,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堆载预压法,就是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之前,将具有较大重量的物体压在地基施工区域,实现“预压”,排除其中水分,强化地基整体质量。
        2.7地基支护处理技术
        地基支架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逆向施工以及排桩施工。其中,排桩施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在很多土质条件下进行地基处理。主要是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在土层中设置支撑基础结构,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悬臂和螺栓。在通过排桩施工时,需要对桩孔进行注浆,施工后进行养护。而逆向施工则是为了降低施工负荷对地基的影响,在施工时需要地基基坑附近有一定的空间。此外,这一方法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地基处理中需要合理运用。
        结论
        从房屋建筑工程方面分析,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房屋质量与安全。通过选择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基密实度、抗剪性能与稳定性等,从而切实保证房屋工程建设质量。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郝鑫.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37(3):154-156.
        [2]邓江伦.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8 (1):49+52.
        [3]李玉福.建筑施工中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与施工工艺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8):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