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工程管理中心 广东惠州 516006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阔步向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确保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从而为道路的安全通畅运行提供保障。本文笔者就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市政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市政道路的建设正处于“黄金时代”,建设成果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路面塌陷等状况,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提高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视度,实时监督工程施工的各个关键环节,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与质量。
1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投资规模和成本控制不到位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工程经济效益目标实现的基本和保障。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将成本管理工作严格落到实处。某些企业在项目投标时大幅压低工程报价,采用低价中标的手段赢得项目承包权,这样虽然能在项目竞争中更具优势,但由于预算过低,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引发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直接威胁到工程建设质量;或造成大量设计变更,投资规模调整,延误工期等问题。
1.2 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要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树立起较强的安全施工意识;而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必然离不开管理人员发挥安全管理作用。然而,很多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虽然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但这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并不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也比较敷衍,并不注重对安全施工重要性的宣传,也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这就致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整个施工过程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工程安全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1.3实际项目管理班子与投标不一致等挂靠问题
项目管理靠的是技术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管,实际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而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普片存在采用挂靠高资质企业竞标的现象。此类现象导致中标管理班子无法有效履职,而实际现场管理人员未按项目要求配足,从而导致安全和质量问题。
1.4 施工资源配置不当
施工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而现阶段,还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施工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施工材料配置不合理。部分材料质量无法达到行业标准,但管理人员对这方面关注度不够,甚至有人为了谋取私利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施工人员配置不当。在选择施工团队的时候并未对其综合实力进行全方位考察,导致一些施工技术不达标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最终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2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2.1 工程招投标管理
要确保招投标的公正、公平开展,就必须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优秀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工作,科学合理依法依规编制招标文件,确保择优选定符合工程项目特点的施工企业和管理团队。
其次,要落实好合同管理工作,将招投标的重点内容落实到书面条款之上,明确划分参建各方职责,确保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最后,加大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力度,避免出现违规转包或违法分包现象。
2.2 工程安全管理
在开展施工建设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增强自身的施工安全意识,确保各项专业防护工具配备到位,尽可能避免接触易燃易爆材料;在脚手架工程现场,必须做好脚手架基础的夯实工作,特定部位还应当增设安全网;起重机械的吊装是安全风险较大的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环节施工操作的安全管控,要求起重机械的吊装必须与周边的高压线路保持一定距离,同时还要布设好相应防雷设施,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吊装施工监督。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离不开安全管理人员与机构的配置,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管队伍,做好日常巡检工作,不定期开展现场突击检查,从而将一切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2.3 工程质量管理
2.3.1 施工前期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施工技术交底主要涉及到设计交底、施工设计交底和专项方案交底,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图纸设计交底。应安排专业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审核,一旦发现图纸存在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在全方位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对当地交通流量、道路荷载量的评估工作,以上述信息为参照,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3.2 施工中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程现场所需用到的原材料都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以及详细的质量检测报告,对于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材料,应一律拒绝入场。
其次,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选择综合资质较高的施工团队,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免其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
再次,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设置专门的技术监督部门,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最后,要落实好第三方质量检测工作。按检测规范要求加强对路基结构稳定性、路面和路基强度、平整度等内容进行检测。
2.3.3 竣工验收质量管理
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的时候,必须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对工程施工成本、质量等进行科学评估,在验收过程中要注重项目考察,了解工程的实施与工程立项、勘察设计等的要求是否完全相符。参建五方责任主体都应当安排代表在场,对工程问题进行全方位检查,待验收整改完毕,确保无任何质量隐患后,才可正式投入使用。
2.3.4 工程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在规定工期内完工的关键。工程进度管理应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这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措施主要包括构建进度管理控制体系,设立专门的进度管理人员;制定项目进度管控规范流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等。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对承包方的进度计划进行审查、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合理安排人力、科学调配施工机械设备等。经济措施主要包括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金需求计划、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等。合同措施则主要涉及到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加大风险管控力度等。
3 优化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
3.1 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构建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理论体系,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进而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人员应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一要具备全局观念,要站在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角度开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二要具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观念;三要具备发展观念,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管理紧跟时代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现代科技发展步伐。
3.2 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要求配备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首先,要严格把控好入门关,对于不满足岗位标准的人员应拒绝录用。其次,要落实好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确保其对各项技术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后,还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给予其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甚至玩忽职守的员工,则应当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能增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使其更好的认真履职。
4 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应将重点放在工程招投标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了提升建设管理质量,必须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并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团队,从而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明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J].消费导刊,2019,(40):20.
[2]孙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1):119.
[3]孙林林.浅谈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3429.
[4]张高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策略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