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玉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高玉
[导读]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BIM 技术,为建筑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天津神州亿隆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BIM 技术,为建筑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 基于BIM的造价管理技术原理分析
        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说,引入 BIM 技术,实施5D动态施工成本控制,即基于3D模型+时间+成本的5D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虚拟化施工分析现场材料堆放和工程进度以及资金投入等,进而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采取工期优化措施和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等,实现对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以及工期等的优化管控,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了造价管理的水平。
        2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信息共享性以及时效性存在缺陷
        整个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应当综合考虑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因为建筑行业市场是动态发展的,对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来说,信息共享具有局限性,这就造成了可利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不充足,可利用信息滞后性也比较明显,最后引起工程估价误差大的不良影响。建筑工程估价误差变大,那么施工的资源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损失和浪费,只有传送准确快速的信息,才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2 区域分化差异性问题严重
        我国各地的区域性差异比较大,每个地区对于建筑工程投入的成本差异分化比较严重。但对于工程造价技术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也不是固定在一个区域的,因为各个地区定额标准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那么会导致工程量差距也比较大。工程造价人员对另一个新环境下的工程造价工作来说,因为工程量的不同又需要一段适应期来适应新变化,那么这一段时间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平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成本。
        2.3 缺少多方面协作平台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共享是一大特征之一,正是如此,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益完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要运用信息共享这一大资源。但信息共享是需要平台的,工程造价牵涉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当前来看正是因为协同平台的缺乏,才导致多个利益相关方没能有个传播中介来达成一致合作的协议,信息共享困难,最后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偏差大。
        3 建筑工程造价中运用BIM的特征
        3.1 可视化管理
        在传统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时,通常情况下,都是依靠技术工作人员多年的设计经验以及依据有关有限的数据,来预估想象描绘建筑图像的。而通过运用 BIM 技术,可以很好的避开人工误差大的缺陷,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将共享信息实现最大效益的使用,更是突破了原先传统人工通过想象和有限数据来描绘建筑图纸的局限性。这一项建筑模拟技术,可以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运维和造价设计质量,就算工程越复杂,也能通过可视化管理的图表,来把控住设计全局。
        3.2 采用智能化设计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潜在商用价值是巨大的。因为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先关联,其工程设计具有智能化的优势。应用BIM技术可以做一个三维设计,之后技术设计工作人员能够按照3D模型来自动生成可利用的文件,同时他们维持原有模型的状态。其模型也具有动态操作,如果模型一旦改变,那么与之相挂钩的文件会同时更新,以便于不同专业的不同设计工作的实施。BIM模型很好的适用了建筑动态市场的变化,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
        3.3管理具有协调性和模拟性
        建筑工程设计都是具有整体性的,做好整体的协调规划尤为重要。

BIM技术就能够做到这一点,BIM技术区别于传统的设计管理,应用此项技术,更加要求每个工程建造部门的交流和合作管理,利用计算机软件,再加上人工协作来设计建筑模型,可以带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协调性和规划性。因为整个合作部门都是密切交流的,一旦发现建模出现问题时,就能高效率对建筑方案做好调整。
        4  工程管理中 BIM 技术的具体操作运用
        4.1 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决策阶段
        科学安排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是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前提。要想编制准确可靠的投资估算报告,收集处理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信息以及参考数据是关键。运用BIM技术编制报表,能够使有限的数据库资源、人工资源发挥最大化的使用。做好编制报表之后,再交由领导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审核过关后综合考虑其他造价信息对于报告需要补充之处,来完善报表的编制,以便于再决定选择投资方案时,选择最优投资策划,提高造价管理决策的效益性。
        4.2 用于项目工程的设计环节
        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处于复杂环境下的建筑工程得到最佳数据处理,让其尽量避免因为施工技术,设备,环境,人工材料等等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效率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造价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效应,从而减少造价工程设计环节的多于成本,将整理好的设计材料直接用于参考,有利于促进企业造价管理项目设计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4.3 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环节
        传统的造价已经逐渐成为了造价管理的绊脚石,传统方法造成误差偏大,并且随着数据逐渐增多,工程项目逐渐复杂化,目前来看只有运用 BIM 技术,可以达到快速检索和分类数据信息的效果,避免了参考数据不可靠的不足。投标企业在了解项目数据模型以后,便于整个造价管理项目建设情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筛选投标策划的难度,从而增加了筛选最优方案的效率。
        4.4 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施工环节
        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施工环节,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是十分突出的。使用这一项技术,是掌握了建筑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动态性变化的结果。与过去几年造价管理工作不同的是,它更适应动态市场的变化,拜托了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对造价管理准备工作做好整体化的处理,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造价管理工作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信息整体化处理,在这期间又能和有效投资信息做详细对比,同时方便了之后计算机的测检任务的执行。测验更加高效,也能及时将潜在问题快速解决。不但节约了建设资源,也减少了返工的成本,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4.5 建筑工程完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简单来说,BIM技术和3D建模比较相似,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事先做好了建筑的模型,有利于工作人员精确的预估工程造价,与此同时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资金、材料等资源也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分配和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计划管理的水平和管理效率。5D建筑模型的使用时效性比较强,可以让处于不同建设阶段的工程信息及时计算处理,科学处理过后的信息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极大的降低了估价的误差,使造价管理活动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应用,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以及质量、安全等管理工作提供技术辅助,能够有效提高造价管控水平。目前来说,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释放技术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英华,程辉.BIM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6):260-261.
        [2]何松松,周胜利.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新[J].项目管理技术,2019(10):183-186.
        [3]刘博.浅议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办理工作的几点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6):300-302.
        [4]叶术娟.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24(19):15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