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蒋赞
[导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汕头市潮阳第三建筑总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工程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工程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EPC;成本管理;优化
        引言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工程企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加强成本控制不仅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还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巩固工程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促进企业发展。
        1EPC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1全面管理原则
        随着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成本管理作为整个企业发展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项目从立项决策、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个环节都得到很好的成本控制,进而使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施工企业在整个EPC项目期间,对于勘察、设计方案比选、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都要进行相应的成本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实现全面的成本管理。
        1.2成本最低化原则
        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于设计阶段、招采、施工各环节成本管理,需以不断降低施工成本为原则,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1.3效益优先原则
        建筑项目运行的过程中,需在项目进步、质量、安全等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效益最大化的工作。
        1.4动态控制原则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非常复杂,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成本控制,主要是加强设计比选从而制定可行的施工图设计的准确性、加强施工方案设计的准确性,并制订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施工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此外,当整个工程竣工时,也要加强对项目的成本分析,这样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一些成本控制问题,并及时解决,真正地实现动态成本控制。
        1.5协调原则
        在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中,需通过相互协调使成本降低,而不是片面的成本控制。
        2市政工程的EPC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2.1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成本的管控
        2.1.1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项目的定位,把握建筑形式、结构选型、设备选型、材料选样等,尤其是外墙形式、屋面形式、机电设备指标、电梯指标、配电、配水指标以及与荷载相关的其他指标必须进行确认。在满足业主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对结构方案、机电设备安装、室内外装修等专业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最终选择既能满足业主方要求,同时又能使效益最大化的方案。如某项目的基坑支护方案,总承包商在投标时采用的地下连续墙设计方案。在中标以后,设计部门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进一步分析,设计了钻孔灌注桩的支护方案,并邀请专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对两个方案进行论证。与会专家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认为二个方案都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但钻孔灌注桩方案既可节约投资,同时可节约工期约20天。最终业主方接受了钻孔灌注桩支护方案,总承包商仅此一项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2.1.2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1)各专业及各设备系统的优化设计。如结构专业配筋率(含钢量)优化、材料设备选型的优化等。(2)减少图纸的不完善带来额外费用的发生,同时减少设计的附加成本;(3)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提高设计质量,减少“错、漏、碰、缺”带来的成本增加。


        2.1.3通过设计概算对成本管控
        设计概算是投资估算的进一步细化,通过设计概算可进一步控制施工图预算及项目投资,设计概算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设计方案确定后,通过同类项目及本项目设计概算各项指标的分析及比较,可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在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考虑经济性,通过概算指标的对比,设计人员可以得到明确调整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项目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钢结构含量等重要指标,只有在通过和同类工程的比较后,设计人员才可以进一步优化,达到经济与技术的统一。
        2.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进行项目的成本管理需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成本降低的过程中工作难度较大,可控范围较小。因此需通过科学的工作环节、分解和分类的控制进行更好的成本控制。(1)合同。根据合同的相关要求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在工作中通过合理的安排,减少返工,从而减少浪费。(2)材料。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库存量、运输距离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需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方案。(3)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在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方面进行相应的提升,通过落实责任制度使成本控制更为精准,科学的管理方案可使工程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2.3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的管控
        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的管控是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最后一关,是成本管控的关键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般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1)核查竣工图及竣工报告,是否完全按照图纸完成,有无工程甩项及遗留工作,工程的验收是否全部合格,如有不合格或预留整改的分部分项工程是不能进入结算的;(2)核对合同,按照合同条款,核实施工的质量标准、工期、结算方式等,是否有违约情况,对结算方式中的计价方式、结算的浮动、甲供材料的约定等条款应认真核实;(3)审核工程量,结算工程量的上报往往有虚报的情形,工程量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价办法及竣工图计算。
        3EPC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优化措施
        3.1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监督体制的保驾护航,制度可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要准确对接市场需求,对于客户的信息整理、数据库的建立、保管和分析要更好的开展,科学管理和分析后,可为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转变,为后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整体效益。财务核算方面,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设定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制度方面的管理。企业中利用局域网络的优势对企业各部门和生产环节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在财务核算的进程、结果公示的各个环节中,实行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约束,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资金来源,进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工作,利用监督管理机制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提升。并在各个工作环节中通过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的支撑,使成本管理工作更为有效的进行。
        3.2要加强对成本控制制度的执行管理
        为了能够推动相关成本控制制度的落地执行,项目部首先是要做好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下达,将成本控制的目标逐一分解到部门、相关岗位,并明确相应具体责任;其次,要建立起成本控制责任考核制,将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成本控制目标达成情况作为重要维度纳入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体系中,和薪酬直接挂钩,使相关责任人能够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3.3要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全面性
        一方面,要对工程项目所有涉及支出环节,包括材料设备支出、人工支出、场地支出、后勤办公支出、公关成本等都加强成本控制,全面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另一方面,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算科学编制、预算执行监督、事后检查稽核等,都应当严格落实到位,尤其是对一些预算追加行为,要严格进行审核和把关,并控制限额。
        结语
        近年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国际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对EPC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概述后,并针对EPC项目成本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部分优化建议,有利于做好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段云辉.EPC模式下的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研究.建筑机械,2019(16).
        [2]王一川,陈悦华,董春芳.承包商视角下国际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9(15).
        [3]傅军如.不同资本结构下EPS的计算方法.浙江财税与会计,20169(15).
        [4]邢卫利.市政工程EPC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