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杜良杰
[导读] 摘要:我国近年来工程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新时期重点发展行业。
        广东正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我国近年来工程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新时期重点发展行业。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对工程材料实施科学检测成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此,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过程中受到影响因素和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检测试验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影响因素;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材料质量成为施工过程合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工作是对工程质量把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质量检测试验的结果必须达到国家相应质量规范要求,工程材料检测度试验是我国规定的强制性行为,是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资料主要组成内容。因此,为了向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工程产品,需要认真做好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虽然在检测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和较多的影响因素,检测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检测行业对检测试验的方法科学性和精密性进行严格控制,强化检测工作管理和实施的力度,从源头上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提升检测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当前我国工程材料检测主要影响因素及常见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人、工艺、环境、材料以及机械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检测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材料检测措施不完善,容易出现检测不严,检测无严格措施执行等情况。
        (2)、在进行检测试验过程中,选择的工程材料样品检测、截取试件检测以及检测方法和手段不达到规范要求的检测标准,容易会出现数据失真的现象。部分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不认真,对照的结果甚至还使用以往检测使用的旧标准。
        (3)、检测设备仪器计量的误差不一,在有效的检测量程内显示失真,仪器保养不当产生损坏均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一旦检测仪器落后,精度误差过大,出现无法检测出材料真实结果的现象。
        (4)、不同的温度、水等环境下都将对工程材料的真实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影响材料因素的环境条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取样,并需要针对工程材料检测的环境条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
        (5)、当前我国建材市场品种复杂多样,价格相差很大,虽然都有相应产品标准,但生产出来的产品仍有不同程度区别。在实施检测过程中,各检测企业进行检测程序不一,加上各地检测仪器及检测管理制度不同,也直接影响到现场工程材料检测效果。
        三、针对工程材料检测常见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1、严格工程材料检测管理
        我国建筑技术持续向前发展,大量生产工程材料的数量供应建筑市场,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取样送检的材料数量和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加。根据检测相应的标准,在材料进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测试验,如对混凝土工程配合比的测定,还要根据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强度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还要对水泥凝结时间、细度等其它指标进行有效测定。对于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物理特性指标也需要严格的检测。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要结合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完整性的特点实施检测,避免出现漏检少检的情况。保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科学对工程材料取样数量以及部位检测
        在现场取样时,要保证材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按照规范对取样材料在同一批次的材料中,按照不同的数量、在不同的部位进行随机抽取,在保证取样材料的数量条件下,对于取样的部位也要保证其合理性,多次取样中,如果其环境温度以及湿度相差很大,很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对使用建筑材料的影响效果比较大,例如水泥、防水卷材、混凝土以及沥青等等。在实际的取样过程中,取样未选择有代表性、数量不准确和取样位置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对袋装水泥的检测,按照规范要从该批次中至少20袋以上的水泥中取等量的样品,总质量不少于12kg。但实际操作时,部分检验人员直接一次性提取半袋或者整袋水泥作为样本,检验结果说明水泥选择范围不符合规范要求,必须要在现场按照范围值随机取样检测后,确定其符合合格标准才能有效代表数据准确性。进行代表性取样,必须严格观察代表性取样多少、部位以及方法,最大化的减少细微差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以此将检测结果误差控制到最低。
        3、加强检测工程材料业务水平应对手段
        (1)、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筑企业要充分掌握国家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规范要求,多方位了解建材检测标准,确保在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采购的过程前对材料质量进行把关。检测机构大力加强对现场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如在现场的检测实施工作中,需要将胶粉聚苯颗粒试件,在取试样规范中,切割试样为固定尺寸大小,并使用油灰刀作为工具沿模壁插试件数次,针对超出模型高度的部分进行抹平处理。同时,要在材料成型后,使用薄膜对其表面进行覆盖,进而实施后续保养。所以材料检测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对降低建筑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健全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制度
        要做好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工作,首先应当健全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制度。在科学的制度保障下,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才能按照规范的标准顺利开展。合理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机制,有助于对建筑工程材料实施科学合理的监督与控制,最大限度的保证材料质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强制性监测
        全面了解现场施工以及环境的设计要求,对于工程重点部位,要当严格执行材料强制性检测的流程,同时还应当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测试项目、钢筋数量的检验项目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定,例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3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的时需去掉该数值,计算平均值。如钢筋检测中要注意的是每个批次不得大于6个炉号,并且每个炉号的含碳量相差不得大于0.2%            含锰量之差应该在0.15%以内,从材料上严格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提升材料检测科学含量
        工程材料的送检有着更科学、更先进的检测设备,水泥样品检测过程中,将负压筛安全放在圆柱体筛座上,仔细检查电子控制系统,确保其负压控制在4000Pa-6000Pa额定范围之内,将样品取出放置负压筛中,筛析仪开动连续运行2min。对建筑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有利于全面了解材料的损耗等情况,对节约成本具有重大作用。
        四、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不断扩大规模,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材料检测工作。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管理,尤其是要对现场材料的送检要求要严格规范。现场检测的方式是检测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方式。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有可能存在不符合规范的现象,这些问题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建筑的质量,因此要大力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罗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居舍,2019(08).
        [2]徐闪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探讨[J].门窗,2019(05).
        [3]袁可夫.浅析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J].智能城市,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