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赵辉辉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各个城市机动车数量也随之增加,机动车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但也突出了机动车检测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烟台恒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117
        摘要:伴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各个城市机动车数量也随之增加,机动车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但也突出了机动车检测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机动车检测与管理有利于保护环境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人们汽车出行的效率,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有效。随着对机动车检测与管理问题的深入探究,发现其中在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的实现中拥有着非常巨大的技术难题和多种困难,所以,加快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
        关键词:机动车;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引言
        机动车出行作为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一大特色,其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是当代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之一,因此机动车的检测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地位。只有建立明确的机动车检测管理条例,对尾气排放量进行严格要求,才能有效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此外,机动车的安全性能与人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机动车是一个由零件组成的复杂结构体,其中一个螺丝的松动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对机动车性能的定期检测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先决条件。
        1机动车辆检验相关依据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得到质的飞跃,检测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检测方法更科学、先进;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检测标准不断地修改、更新,目前《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道路运输这两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16)均为最新标准,随着“三检合一”的改革,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已着手对这几个标准进行整合、修订,相信新标准也会很快出台;届时,我国机动车检验标准将更为严格、检验方法更科学,检测水平将更上新台阶。
        2机动车检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在这10年来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车辆检验检测技术也不断进步,基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随着国标的更新,近几年研发了不少先进的检测设备,如GB21861-2014的实施,机动车安全检测站安装了外廓自动测量仪、滚筒反力式加载制动检验台和底盘间隙仪等设备;GB18565-2016的实施,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安装了碳平衡油耗仪、双转向桥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即将实施的环保新国标GB3847-2018、GB18285-2018,增加了外观检验、OBD检查、燃油蒸发检测等。随着先进检测设备的投入,检测技术不断地创新、发展,检测方法更科学、更合理,确保了检测结果质量的准确、可靠性。
        3机动车检测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3.1机动车检测在智能信息方面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机动车检测与管理方面实现了半自动化,但由于机动车电子装置,电路结构相对来说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并且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和设备不先进的局限性,综上原因使我国在机动车检测与管理方面并没有实现智能化与信息化,并极其需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对机动车检测系统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极为不利,现在我国提高机动车检测系统智能化与信息化至关重要。
        3.2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随着机动车检测行业的放开,近几年我国机动车检测站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例如:它们降低检测的相关标准,使得许多本身并不合格的机动车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检测;它们去除一些不必要的检测项目,只对此机动车能够通过的项目进行相关检测,而对于此机动车存在问题的项目选择性逃避,以增加机动车检测的通过率;它们对于已经出具相关检测报告的机动车,甚至选择人为的篡改检测数据,这不仅不利于机动车检测管理,而且严重地打乱了检测市场的秩序,也不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每一个行业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设备,技术人员的能力在每个领域至关重要,其中机动车检测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但在我国现有体系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体系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建设机动车检测系统智能化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及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把先进的技术内容传送给检测人员这就需要建立专业技术培训体系系统,使人员符合检测系统智能化的相关要求,这样就不会出现机动车检测效率低、时间过长、员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4机动车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有效方法
        4.1建立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
        第一就是要使工作人员明白对于建设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意义及建立方式、方法和流程。随着建立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不仅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减少交通事故,减少尾气的排放,保护环境等方面有利,也是对我国信息化及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2完善管理制度
        政策往往是推动一个行业发展最有效的举措,因此,对其管理流程等级制度要做出明确的说明,现在的等级制度模糊不清,建立对机动车检测行业的监管,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对其下级进行监管,监管关于未来机动车领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要调整考核制度,让不公平的制度离开此行业。每个从业人员要不断提升自我,遵守相应的规则。只有这样,我国的机动车检测系统才能更加高效,职责分工准确无误,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4.3培养相关技术人员
        在我国成千上万种行业里,最为重要的是其人力资源,培养人才至关重要,机动车检测行业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人员的招聘严格把关,必须符合相应的专业要求,增加其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为检测相关及检测管理等方面内容。利用奖励机制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并不断鼓励技术人员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了解相关内容,提高人员素质,增加其自身的价值,这样就能使机动车检测人员不断充实自我,并及时的了解关于机动车检测行业最前沿的技术等等。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以运用,用于我国机动车领域,促进我国机动车行业的发展,对我国机动车领域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员进行升职等奖励,只有奖励制度才能更大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表现出最优秀的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对人员自身的知识与文化素养都是极大的提升。只有在人员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加强,才能对我国机动车检测与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建设起到关键的因素,所以,培养相关技术人员在此行业也迫在眉睫。
        4.4统一检测标准,建立统一信息库
        国家应统一设置检查标准,对汽车检测进行明确的性能要求,对信息管理建立全面的机动车信息及车主信息管理方式。另外应建立国家机动车检测管理信息库,各地区检测站应将检测信息同步上传至信息库,并且各检测站各主要部门有权限调用所有检测站的检测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及机动车的开发水平日益先进,旧设备在检测过程中面临着检测不到位的问题,且旧设备检测速度过慢,在机动车数目庞大的今天,严重影响检测站的工作效率。为此,检测部门应用加大智能化的先进设备的投入力度,引进红外线探测仪,制动系统检测仪,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全自动方向检测仪等前进的智能设备。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不应过分依赖其他国家,应充分利用先进知识,提高我国研发能力,独立自主的完成设备制造。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机动车应用的普及,机动车的研发与管理都应纳入民生问题的观察重点。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机动车安全性能的同时,应不忘加强机动车检测管理,加强机动车辆检验工作、加快检测设备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强监管力度,有效确保检验结果质量,为车辆的安全性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国健,刘奕敏,等.(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典型故障及处理[J].起重运输机械,2017,(3):226.
        [2]王晓攀,周旌,机动车环保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初探[J].绿色科技,2015(11):2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