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经验借鉴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倩若
[导读] 摘要:各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事务如何进行,要视各国本身的制度与法律而定。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各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事务如何进行,要视各国本身的制度与法律而定。目前国库现金管理制度主要分为分权型、集权型和混合型。本文对主要几个西方国家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总结出了可被我国借鉴的经验。
        一、西方国家经验借鉴
        各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事务如何进行,要视各国本身的制度与法律而定。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该地地方国库现金以何种制度为依托进行组织管理,是集权型制度还是分权型制度,这决定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决策由谁产生,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具体操作主体是中央财政部门还是地方财政部门。
        分权型可能出现在联邦制国家或单一制国家;同样,集权型也可能出现在联邦制国家或单一制国家。具体国家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应选择集权型制度还是分权型制度。总的来说两者分别有以下特点:
        集权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取消了地方政府的自由支配国库现金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中央政府唯一掌握着管理国库现金的权力。集权模式有利于中央政府控制财政收支现金流,但是损害了地方的财政自主权,而且使得现金管理和现金流预测更为复杂,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经济国家。
        分权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即本级国库收支、现金余额等全由本级地方政府自主管理。该类制度大多应用于美国、澳大利亚等联邦制国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地方政府自主决定本级财政政策的权力,但缺点是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收支的有效性降低。分权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要求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能力较高,适用于国库现金体系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
        混合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是一种融合了分权型和集权型各自特点的现金管理制度。混合型模式中,上级政府的单一账户制度与下级政府无关,但下级政府的国库现金管理受到上级政府的管理和控制。
        混合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中的本级政府国库资金投资决策可由本级地方政府自行决定的同时,由于自身无需建立国库现金管理体系,故不仅无需支付相应成本,还可以享受上级政府建立的国库现金管理体制带来的便利。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一新的极具挑战的时期,摆在地方财政面前的一方面是财政收支矛盾异常显著,地方政府为了“搞建设”债台高筑,然而另一方面大量财政资金“有钱花不出去”。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就尤为重要。我们在对世界各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作为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为分权制。各州政府的现金管理模式较大程度上相异于联邦政府的现金管理模式,对本级现金余额进行管理时,各州政府可以采取包括将现金余额存放入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市场操作等在内的方法。美国州政府在管理国库现金时往往使用 T票据、回购和反向回购、抵押的定期存款等短期金融工具,达到弥补资金缺口,尽量减少现金保管和管理成本的目的,从而获取收益。同时通过确保可用性现金和减少非必要的闲置国库现金余额,使得净借款成本最小化。
        法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为集权制。国库现金管理的现金除了来自于中央政府,有的也来自于地方政府。然而财政部统一集中了管理决策权,财政部在中央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达到控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收缴、支出和支付的目的。中央银行的政府账户不计利息地存放着地方政府的盈余资金,但地方政府可以自由的向中央银行进行借款。实践中,法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关键措施有回购协议和借出现金。
        同样的,作为单一制国家,德国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也为集权制。

虽然联邦和各州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的办公机构来管理国库现金,然而单个营业日结束后,联邦账户要进行两个工作:第一个是需汇总各地现金管理办公室产生的资金余额,第二个是统一调拨各地现金管理办公室需要支出的款项。财政部会在联邦银行开立专门账户,接收联邦现金管理办公室产生的资金盈余,并将其投资于隔夜市场。此种做法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对全国各地的国库收支情况形成周全细致的了解,便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
        而单一制国家英国,其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为分权制。地方政府在投资盈余现金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有需要的情况下能够向中央政府长期借款;在澳大利亚,负责中央政府的现金管理的是财务管理办公室(AOFM),州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在拥有自己财源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州政府也可获得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二、经验借鉴
        经过以上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供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实践研究借鉴。
        1.适应投融资需求应成为选择国库现金管理工具时的一大重要考虑因素。
        考虑到国家财政的投资和融资需求,西方国家在选择国库现金管理工具时使用了一套集投资和融资为一体的工具体系。由于可以同时兼顾到投融资这两大基本要求,这一套工具体系可最大化发挥国库现金管理的作用,灵活、全面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层面上,这一工具体系在国库现金产生额外余额,对国库现金的投资需求大于融资需求时,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操作将国库现金投放货币市场,在减少闲置资金的同时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当国库现金余额少于一定水平,对国库现金的融资需求大于投资需求时,通过融资手段进行国库现金融资,为财政支出提供必要保障。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建立可靠的国库现金预测系统,根据预测结果选择管理工具进行必要的投融资操作。
        2. 国库现金管理工具应服务于国库现金管理目标
        由于金融市场的特殊属性,金融工具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目标在实践操作中往往难以同时达到。所以选择和使用国库现金管理工具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三个目标进行先后排序和取舍尤为重要。因其不同于其他资金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特殊性质,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排序中,收益性应在首先满足了安全性和流动性两个目标之后再做考虑。
        3. 国库单一账户的建立为国库现金管理的核心关键环节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现今各国普遍推崇的一种国库现金管理办法。国库单一账户的建立有利于国库资金的集中收付和统一管理。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成了以中央银行为基础载体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我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修建枝桠”,减少不必要的财政专户,精简相关行政部门。为国库单一账户在国库现金管理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清除障碍。
        4. 应与货币政策协调一致
        地方财政部门在对国库现金进行管理时要避免与中央货币政策的操作相互摩擦。近几年,随着地方财政资金的显著增长,现金余额占据很大的比重,势必会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和中央能够有效沟通,及时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前者及时上报本地国库现金管理情况,后者掌握总结各地实际实践状况。如果双方存在分歧要进行积极商讨,灵活调整,充分考虑现行货币政策并与之一致,在市场资金波动较大时熨平利率波动。
        5. 加强中央和地方间的精诚合作
        促进地方与中央之间信息共享,保持现金余额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推行离不开发达的货币市场,它是国库现金管理安全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建立发达的货币市场需要政府扩大参与者的范围和债券市场规模,并加快培育基准利率,使货币市场形成的利率能精准及时地反映出市场资金的真实供给和需求状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