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洪涛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中,科学、合理使用该技术不仅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还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寿命。
        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灌区中心站  黑龙江绥化  152022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中,科学、合理使用该技术不仅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还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寿命。因此,想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确保混凝土对其发挥最大价值,顺利推进其施工计划,需不断提升与更新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阐述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
        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作为基础性设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该工程近年来逐步引进各种各样的先进科技技术,其施工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优化。在此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有效发挥,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让其具备耐腐蚀、可抗水的特性,由此增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混凝土是目前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主要呈颗粒状,可加入掺合料与外加剂进行比例配制,在搅拌均匀后可取得良好应用价值。同时,混凝土价格较低,使用大量混凝土可提升工程耐久性、抗压性,无论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海洋工程、机械工业或是造船业,混凝土施工技术都十分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可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质量保障,有利于提升该工程寿命,最大程度降低结构不稳问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确保选择材料与混凝土更为符合,按照合理设置配比材料进行搅拌,充分发挥混凝土使用价值。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1、分缝分块施工技术
        当前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时,一般应用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但水坝、水电站工程需要大量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因而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浇筑工作时会分段分块进行,具体分为通仓分块、分缝分块与错缝分块等浇筑方式,其中错缝浇筑可形成体积较小的水泥块,这种浇筑混凝土方式可忽略温度因素,不必受其影响,但需确保浇筑高度与浇筑方向交错。通仓分块浇筑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一般在建设跨度较高、面积较大时的水坝中常见,可应用挖掘机机械类型的设施加快施工效率,且外界环境因素不易影响施工过程。总体来说,应用分缝分块浇筑方式时间较短,且效率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
        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想要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大坝规范性与完整性,需要应用接缝灌浆方式提升其工程质量。一般接缝灌浆方式为重复式灌浆、盒式灌浆与骑缝式灌浆三种方式。骑缝灌浆比其他两种灌浆方式更为顺畅,使用过程中管道阻塞概率较小。重复灌浆方式一般应用在二次灌浆时,需确保管道未发生阻塞才可使用。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盒式灌浆,该灌浆方式一般不会在反复灌浆阶段出现管道阻塞问题,灌浆质量相对较高,但也存在耗费材料的缺点。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工作十分隐蔽,想要确保稳定进行后续工作,需要确保灌浆技术得到保障。同时,为避免水坝出现变形问题,灌浆人员需按照合理、科学的灌浆技术进行灌浆,如应用横缝灌浆技术后在应用纵缝灌浆技术,由此确保水坝具备整体性。
        3、水闸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闸施工作为一项重要环节,水闸的质量对该工程后续工作内容造成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建设水闸方式大致分为开放式、涵洞式两种。其中开放式水闸技术可在宽旷场地内进行建设,涵洞式水闸技术用于山间较窄的区域。

如此既可避免空间浪费,还可发挥建筑功效。水闸的施工主要包括底板施工和闸墩施工,底板施工主要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软土层上铺设 9cm 厚的混凝土层,在周边放置模板并固定,避免底板因浇筑出现变形问题,防止建筑不均匀沉降。进行闸墩施工可设置钢筋门槽,但建设闸墩需要大量预埋件,从而为施工增加一定难度。
        4、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需要进行搅拌后才可开始浇筑,一般混凝土由机器进行搅拌,可搅拌出土质地均匀的混凝土。为了保证搅拌的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加大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检查监督力度,在混凝土搅拌之前,保证混凝土的原料质量达到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该坚决杜绝。在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科学材料配比方式进行搅拌,避免由于配比材料存在问题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整体质量。同时,搅拌混凝土时外加剂也应严格进行数量控制,且保留剩余外加剂。混凝土的搅拌不同于普通的混合搅拌,在搅拌材料的顺序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搅拌顺序不同,直接使得搅拌的混凝土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因此不可以忽略,依据搅拌过程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搅拌顺序可以分为两类:不加外加剂的时候搅拌顺序是石子、水泥和砂,添加外加剂的时候搅拌顺序是石子、水泥、外加剂和砂。混凝土搅拌工作完成后,需要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效果,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及时报告,防止引起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合格甚至更加严重的问题。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浇筑工作,浇筑好的混凝土要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5、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应用混凝土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最后一项为浇筑混凝土,建筑混凝土可对该项目施工质量、施工进程造成直接影响。在进行浇筑前,需要反复清除油渍、污渍等异物,将清水洒在模板上后进行下一步检查,避免模板出现空洞、裂缝问题。如若出现该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堵住,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析出裂缝,对浇筑质量造成影响。混凝土浇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浇筑之前的工作也非常杂乱,除以上提到的工作以外,还应该做好模板型号、尺寸和标高的校对工作,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型号与数量设置合理,依据从低处向高处浇筑的原则浇筑,确保每层的混凝土浇筑厚度符合设计规定。
        6、混凝土施工案例
        某水利水电混凝土大坝工程,大坝的拱坝建基面高度是 470m,最高点可达到 108.4m,是双曲拱坝,坝轴线的长度是 284.1m,坝段可分为 16个。顶部厚度是 4.5m,底部厚度是 20.1m,比例为 0.18。在开展浇筑施工作业时,因施工导流影响,工作人员任务量较重、强度较大,需要对工程技术进行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工程要求。首先应确立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方案应该把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此工程项目中,那么设计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应该熟知与之有关的设计理论,依照总体情况进行设计,同时应做好前期勘察设计工作,了解工程资料,从而达到环境与施工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协调。利用 BIM 技术中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与参数功能可以实现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为其提供质量保证。在此过程中,需要养护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早期养护,确保混凝土处于适宜湿度、温度的环境下,在使用期间不会受到外在因素影响,防止出现干缩、冷缩等现象,并在养护信息中做好相关记录。
        结语: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也发展迅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在应用时要面掌握技术要点,使得混凝土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出其最有效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290-291.
        [2]王林旭.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7):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