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张安
[导读]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既是基础性的工程设施又是国民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的速度非常的迅速。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既是基础性的工程设施又是国民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的速度非常的迅速。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较多,因而面临着比较大的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性,进行安全管理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既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提供更好的保障作用,也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为水利行业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1 引言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利工程本身的建设规模比较大,又因为其自身的诸多作用,也使得其自身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水利工程本身的建设位置有一定的风险性,就导致其自身的建设难度比较高,基于此,相关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运用多种合理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2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也就是对于水利资源的安全管理的工作,在现阶段的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安全生产的不足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过程中的地理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工作因而在安全施工作业中环境和设备措施存在着不足,存在着环境方面较强的危险性。其次,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经费尤其是安全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并且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给安全管理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最后,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建设项目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而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限制。
        2.2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不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的情况,这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任何工作来说,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为其提供基础保障,而制度的有效落实则能够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而言也是如此。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度是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制度的有效落实则能够为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但是,就当前的部分水利工程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相关安全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并且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整个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不到位,从而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于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建设。
        2.3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是安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落实。虽然大多水利企业均制定有安全管理相关的制度规范,并将其向工作人员展示,但在水利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约束力并不强,存在常态化违章行为。二是多数安全教育培训未按照要求开展,有的安全培训活动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很难起到培养学员安全意识的作用,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忽视了安全教育环节,仅重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三是水利施工作业人员缺乏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的意识,由于安全隐患直接影响每名作业人员的安危,保证安全生产不仅是管理人员职责,更需要人人积极参与,然而水利施工现场的状况往往是安全员去强调、督促或者要求现场人员保证施工作业安全。四是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准备不足。要认识到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安全教育活动开展,虽然能增强人们安全意识,若不重视日常应急演练工作,当安全事故真正发生时,作业人员特别是缺乏安全事故应对经验的新人很难做出正确反应,可能导致事故扩大,造成更大损失。


        3 对策建议
        3.1明确主体,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参建单位要按照“一岗双责”原则依法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根据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通过传责递压细化分解责任单元,将其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相关岗位和具体人员,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要重点落实关键区域、高危作业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严防事故发生;同时要根据工作变动和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补充,确保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完整。使各参建单位真正做到防范意识强、安全责任明,各司其职,履职到位。
        3.2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施工工作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的对象也是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提升安全意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首先要通过定时的安全培训的相关的工作对于施工工作人员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工作,另外加之安全技能的培训的工作,可以在进行工作中提升其技术专业化水平。对于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特殊的安全培新的工作,促进整体安全意识的养成。其次,在人员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以规范其安全工作的力度。安全管理的工作细则要进行层层的落实工作。最后在进行不安全施工问题的处理工作上,要保持着严肃的工作态度,进行严格的惩罚。对于进行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在良好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的作用之下,进行了内部的安全文化的创建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牢记安全的第一生命线,从而更好地进行施工工作。
        3.3创新方式,实现安全信息动态监管
        深刻把握科学治水兴水规律,创新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围绕智慧水利建设,推动信息化、大数据化等高新技术和自身业务工作相融合,探索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信息平台,共享并处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实现远程对建设项目的动态监管,进一步完善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整个行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3.4加强施工监管力度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相关工作能够确切落实执行,必要的监管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加强对施工的监管力度可以极大地推升施工的安全程度。在进行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小组,并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建设工作,对于违反安全管理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追究其责任,从而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绩效。例如:某企业的水利行政主管单位依据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细则积极组建了监督核查小组,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监管。在进行监管时,定期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提升其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使其在责任意识下不断加强对相关监管经验的积累,形成一支专业经验完备的监管队伍,切实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监管职责,提升安全管理整体工作的质量,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水利工程安全事关重大,直接关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新时期安全发展的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实践过程中反馈的情况,不断分析安全生产的各类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强化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要以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为支撑,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保障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王 富.水利工程建设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02):146-147.
        [2]安 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8,37(04):23.
        [3]李晓峰,董康乾,赵云杰.浅谈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循环体系建设[J].中国水利,2018(14):023.
        [4]娄秀敏.探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56(47):292-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