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初探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单俊伟
[导读] 摘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进行地域性设计,对于体现城市特色,提升民众凝聚力,促进城市发展有积极作用。
        泰州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进行地域性设计,对于体现城市特色,提升民众凝聚力,促进城市发展有积极作用。地域性设计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为提高论述针对性,在此介绍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体现地域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地域设计
        地域性是一个城市所独有的特征,其在城市发展、进步过程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与设计变得趋同化,城市原有的地域性特征逐漸被掩盖,这使得城市所独有的社会、人文环境逐渐消失,社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匮乏。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的直接表现,其想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就必须要展现出城市的地域性。基于此,规划人员要充分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对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了解掌握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可取之处,并进行传承和发扬,如将地域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进城市规划中等,除此以外,还要对规划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进行地域性设计的意义
        (一)地域性设计是城市显著标志的体现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很多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这使得每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只有促进地域性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协调发展,才能打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城市,扩大城市影响力,促进城市发展。
        (二)地域性设计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只有不断深入挖掘本城市的地域文化,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中,尽管很多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具有独特的景观与风俗习惯,然而却被人们忽视、遗忘。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将地域性文化特色和城市规划建设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性城市,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知名度。
        (三)地域性设计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物质建设,也必须将做好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地域性设计,不仅要重视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视,也要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进一步促进城市地域性特征的挖掘,促进城市地域性文化的发展。
        二、当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问题
        城市规划在体系方面的问题包括机制问题和体制问题。机制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城乡规划建设的实施过程与目标背道而驰,相关部门的管理者进行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投资者对城市规划的真正要求,由于没有结合到实际,使得规划不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在体制方面,编制内容及编制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要想牢实地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就必须要重视城市规划建设,这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建设的政治行政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发展,社会对于城市职能的要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为了使城市规划具有远见性,就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代的真实状况,对城市规划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除此以外,城市规划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行政体系的内部革新以及相关部门职能的变化等,这会使得城市规划处于一种时刻在变化而不稳定的状态,这让相关规划人员不知所措,许多优秀的规划方案被提出来又面临搁置。


        (二)技术方法问题
        由于城市规划所包含的领域广泛且互相关联,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此外,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有不同,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城市职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技术已经没有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如城市大脑、新型服务设备等,都必须依赖于大数据的应用,这需要对技术进行革新。
        三、对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理念的变革进行深入分析
        (一)以市场化的发展为方向
        当前阶段,市场化经济发展迅速,计划经济正在被淘汰,在这一大环境下,城市规划所需要满足的要求也在转变中。由于城市规划受到多方掌控,多元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由于政府、企业甚至是个人都在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撑,这使得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此外,为了使城市规划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功能性等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其进行强制调控;最后,由于市场经济的普及,其对城市规划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构建城市规划信息交互平台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而数据资源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动力,应当构建完整的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高效合理的应用多类型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以实现数据资源的交互共享,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最终满足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有效提高城市韧性
        城市规划韧性对于城市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过去的城市规划以环境作为第一指标,当前阶段将将社会经济同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国家发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目标,即五位一体;传统的城市规划将内部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而忽视了对城市传承力的建设,没有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城市的布局不够统一协调,新的规划理念将对这一点进行改良和创新。就目前阶段而言,国外的众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城市规划韧性的重要性,并且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应将城市规划韧性提上日程,提升我国城市的连续性、适应性、灵活性、繁荣性以及恢复性等,具体的做法是,以城市规划韧性的四大要素为切入点,包括能力、资本、行动、要素。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况,满足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基于此,规划人员要充分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对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了解掌握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可取之处,并进行传承和发扬,如将地域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进城市规划中等,除此以外,还要对规划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邬才乡.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07):252-253.
        [2]范征.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J].智能城市,2017,3(07):168.
        [3]卢炤权.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6):165.
        [4]周磊.浅论城市地域性规划的重要性及其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9):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