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基础上,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三者之间互相结合的关系出发,探析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措施方法。文中指出设计方案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比选,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三个策略,分别是经济与管理的分析应用,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技术与管理的制度推进,从而加强设计与造价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设计阶段;技术与经济;造价管理
一、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越来越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然而投资目标(对业主方而言)的管理却比较容易失控。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往往较长,这期间种种因素如物价变动和市场需求等不确定性太多;更为重要的是设计阶段的设计与造价管理往往没有很好地结合。
国外理论研究中指出,在设计阶段里的造价管理,需要权衡项目的效益、项目的经济以及项目中使用的技术这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在设计阶段就应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优先考虑功能质量安全的要求,然后考虑一些辅助性要求,最后选择的中标单位是一些低成本高产出的设计单位。我国传统做法是把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造价师往往也把主要精力放在竣工结算上,目前大多数单位对于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仍然关心不够。虽然设计费占整个工程费用的1%左右,但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设计阶段从源头上控制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预算,更是经济与技术结合的结果。故而本文从源头跟紧,着重探究设计阶段中技术、经济与管理三者互相结合的应用。
二、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对于涉及复杂技术并且缺乏设计经验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设计阶段一般分为三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解决编制初步设计概算问题)、技术设计阶段(主要解决编制修正概算问题)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解决施工图预算问题)。以下则从技术、经济与管理互相结合的层面探析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措施方法。
1.设计方案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经济与管理的分析应用
首先,方案估算在进行组织设计时,不仅需要从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的角度考虑,更应该多侧重于经济性。正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变动因素较多,设计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站位,从顶层设计出发,宏观且细致掌握大量造价数据,深入实际场地,根据现场工作经验进行估算。
其次,概算编制人员应加强与设计师的沟通联系,施工计划与造价计划相结合,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决不能造成与施工计划脱节的情况。概算编制人员应当在收集概算编制相关资料后,去工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再与设计师充分沟通交流,了解设计的真实意图;最后才能掌握建筑材料运输距离、施工机械设备等准确数据信息。与此同时,设计概算编制后应当及时反馈到设计师手中。设计师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以及功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再考虑节约投资的优化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概算编制与设计、施工相互影响,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
最后,要加强对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查。审查依据必须正确合理,这是概算审查的前提,也是关键。根据审查的内容也要进行逐级审查,分别对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综合概算、建设工程总概算进行审查。接着对审查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深入工地现场进行实际考察研究,进一步探析设计是否经济合理,有无进一步节约投资的可能。同时及时对概算进行分析调整,对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的方案进行收集整理成册,为今后的工程项目概算审查提供参考,丰富理论经验知识。
2.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比选——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当前,设计人员只管自己的方案设计,造价人员只管按图进行预算,从而容易造成技术与经济分离的现象。
所以在设计方案时,应该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1)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选用。在造价上虽然要节约投资成本,但也不能忽视新技术等带来的便利。新技术等的使用,不仅是设计人员要掌握,也是造价人员要了解的。因此,设计人员也应当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等,同时应当掌握部分造价知识,在成为优秀的设计师的同时掌握造价理论与经验知识。造价人员应当真正弄清设计人员的意图,工作流程及相关知识,在成为优秀的造价师的同时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
(2)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这里强调的仍然是设计人员要考虑工程造价,做到技术结合经济,同时要注意的是合理确定设计的限额。
(3)价值工程。主要着重于功能的系统分析,此时应当正确处理价值工程与限额设计的关系。根据限额设计的要求,将目标成本分摊到每项功能上,确定成本改进期望值。若是成本改进期望值越大,则应重点关注整改。
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技术与管理的制度推进
由于设计阶段的估算和预算,确实会受到后期建筑材料及设备等价格变化的影响,但这些变化属于正常变化,一般情况下是被允许的。但若是涉及到产品方案或工艺流程的重新组织时,就应严格管理控制。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管理,推进设计变更,实现动态管理。对设计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方案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并且可以积极推广。
全面实施预算管理、落实管理责任、改进管理方式。原则上,设计方案修改或其他变更必须在变更前做出经济分析,同时也需考虑到限额设计。项目管理办公室对参建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申请进行审核,同时也须经项目监理审核。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技术、经济与管理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推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从顶层设计开始,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应提高自己的站位,站在对方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思考;设计单位和造价单位应该强化设计与经济相结合的意识,拓宽自己专业通道,设计人员考虑造价限额因素,造价人员理解设计内涵建设;设计单位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设计方案,细化造价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进设计与造价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李楠楠,陈琦.建筑工程前期造价在设计阶段的控制与管理方法探析[J].价值工程,2017,36(33):18-19.
[2]刘辰.EPC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探究——基于选煤厂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1-4.
[3]刘康兰.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J].安徽建筑,2018,24(06):129-130.
[4]华均. 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 工程监理专业[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翟美龄,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教务处教务员,助教,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校省份:安徽省,籍贯:无为市,邮编:230000)。
基金项目:1.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一般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体系研究”,SJKJ2018B003。
2.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高水平教学团队项目“工程造价教学创新团队”,2019cxtd098。
3.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高水平高职课程“《统计基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2019mooc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