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赵啸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进程化发展,城市规划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济宁祥城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72400
        摘要:随着城市进程化发展,城市规划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情况来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污水治理难度大、水资源短缺及排水系统故障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现代城市规划中,可以有效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着重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策略作具体的分析阐述,期望可以为相关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策略
        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难度。海绵城市理念在提升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改善水污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海绵城市理念内涵及优势
        1、海绵城市理念内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中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从当前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城市水资源严重浪费,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为缓解城市水资源匮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可以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从城市道路、居民区等方面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效的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对海绵城市理念深入研究后发现,正如海绵城市理念的字面意思,如海绵一样储存水资源,也可以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2、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势分析
        具体来说,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渗水与排水优势: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在进行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时,可以采取凹陷式绿地、渗渠等方式让雨水渗入到城市地下系统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地下水储量紧张,提升城市地下水位。另外,在城市公园、道路中采用渗透式空心砖,可以让雨水快速渗透,既解决了城市地面积水问题,也补充了城市地下水位;②蓄水与滞水优势:鉴于城市水资源短缺,在规划时可以通过雨水罐、蓄水池蓄积部分清洁雨水。同时可以建造调蓄池和雨水花园等滞留部分雨水,一方面起到减少排水管道压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内涝问题,避免或减少城市雨水溢流污染[1];③净水与用水优势:海绵城市理念下,可以建设多种节水设施,比如说家庭生活中可以将屋顶雨水通过蓄水池加以收集,而后经过简单的净化处理用于卫生间使用。亦或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城市绿化和道路喷洒等,以此起到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缺少问题。
        二、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城市规划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竖向规划的重视度不足:城市竖向规划有助于城市排水,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但是从当前规划情况来看,在进行城市规划方案确定时经常会忽视城市竖向规划,导致针对性不足,无法真正将自然因素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规划改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②实际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存在脱节情况: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仅要做到整体规划,也要做好分类工作,依据不同的规划性质进行专项规划。不过从当前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因为缺乏完整系统的反馈机制,导致城市统筹规划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长以此往便会形成实际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出现脱节的情况;③规划人员城市规划能力有待提升:在海绵城市建设前,城市规划人员需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并按照定量与定性两种方式进行相关的规划工作。不过从当前规划现状可以看出,多数的规划工作并不能做到定量规划与定性规划,实际的规划方案与设计方案存在很大的不同,对城市规划布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积极的做好前期资料收集与规划工作
        新的历史发展形势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且城市发展向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效的应用到城市规划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当前的思想观念,给予城市规划足够的重视,坚持从城市发展现状出发,树立新的发展观念,积极做好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准备工作。另外,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的通过调研工作明确城市发展现状,深入考量影响城市规划的各种因素,资料收集完成后,要利用资料对城市用地、结构布局等进行进一步的考量,重点突出城市重要设施的整体布局。除此之外,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收集资料时要重点对城市排水系统、水资源、河流等进行考察,对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要及时整改,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保证城市用水的安全性。
        2、加强城市湿地保护力度
        湿地就像是一块海绵,很好的契合了海绵城市理念,从当前我国城市湿地保护情况来看,很多的湿地均不同程度的面临着被破坏与被开发的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现代化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城市湿地面积,而当城市湿地面积减少后,对城市生态系统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相应的海绵体系也无法发挥水循环作用。一般来说,湿地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水涝,汛期发挥储水作用,干旱期实现灌溉目的,由此可以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鉴于湿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积极构建人工湿地系统,促使城市健康发展。
        3、“海绵体系”修护
        城市中的“海绵体系”众多,比如城市周边的湿地和湖泊等,这些天然的“海绵体系”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这种类型的“海绵体系”,要加强保护。总的来说,“海绵体系”的修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①按照城市发展情况,更好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划分城市的建设区与非建设区,并对非建设区加强保护,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起到保护城市天然“海绵体系”的目的[2];②对城市中的天然“海绵体系”要加强修复,重点对城市中的绿地等进行复原,可以在城市湖泊区域种植绿色植物,形成更加完善的自然绿色“海绵体系”;③建设城市生态走廊,发挥桥梁作用,加强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做好天然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工作。
        4、生态“海绵体系”改造建设
        与“海绵体系”修护一样,生态“海绵体系”的改造建设也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首先,城市规划时可以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园林绿地面积,通过建设人工园林绿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市洪涝等灾害,同时可以起到排污目的;其次,要对现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加以改造创新,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是以工业和居民建设为主要方向的,这种发展方向对城市绿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也违背了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因此,需要对城市绿地进行系统改造,比如可以修建下沉式绿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和排放[3];最后,需要对城市园林绿地加以改造,比如说可以小区内修建绿地,一方面起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发挥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势,缓解水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化的产物,海绵城市理念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因素也在增多。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始终坚持海绵城市发展理念,重点从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城市湿地保护力度、生态“海绵体系”改造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以期促进城市规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唐兵,王作文,熊梅.“互联网+”引领智慧型海绵城市建设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9,15(09):976-981.
        [2]刘芳.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6):248-249.
        [3]王梓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3):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