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宋玉娇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持,这些不同产业为不同企业所拥有。
        徐州实华管道特种作业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持,这些不同产业为不同企业所拥有。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也意味着,企业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只有企业管理水准提升,才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但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难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重点管理形式,应主动探寻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为企业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企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性
        现代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管是在观念还是工作方式上都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模式,没有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或是转变程度不够。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招聘并且培训员工,这样根本发挥不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作用。只有积极改变旧观念、接收新知识,才能意识到员工的价值,合理地安排员工的位置,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竞争力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大部分仍然是领导说了算,单纯地依据领导的意思做事情,没能发挥员工该起到的作用。忽视对人才队伍、能力、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设,从而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失去竞争力,甚至导致改革的失败。
        3.培训形式传统单一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员工的培训应该达到让员工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让员工对于企业以及岗位有了解。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是不同的,不能对于所有人都进行同样的培训,应该根据不同员工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的内容要能够激发员工的兴趣,所以在开展培训之前,要进行培训需求的分析,为员工量身打造适应其岗位的培训。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淘汰机制,缺乏活力
        危机往往能使人上进。正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淘汰机制,职工缺乏危机感,面对工作不够尽心尽力,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懈怠,使得企业缺乏活力。企业应该设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奖励积极创新为企业带来活力的员工,淘汰消极怠工的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整个人力资源系统过分臃肿,直接导致出现人才短缺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1.优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现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企业具体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社会与企业发展实际要求,不断更新、优化自身管理理念,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不断强化自身学习,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只有企业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管理工作重要性,并清晰认知自身责任,才能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正确引导,使企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将人事任命责任下放,转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任命制度,合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资源,在企业内部制定规范、科学的职位晋升方式,使企业员工在明确晋升环境下具有明确努力目标。只有运用此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式,企业职工才能感觉到自身被重视,从而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使企业职工与企业关系更为紧密。最后,在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应变与创新能力,制定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建立全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更为全面,从而培养更多高素养、忠诚度高的企业人才。
        2.合理化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要想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应当给予人力资源体系培训工作充分重视。

因此,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合理化建设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能力职工制订相应培训计划,并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融入企业核心文化,提升企业职工精神文明与思想素养,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进步。
        同时,在培训工作中,应将企业未来发展与员工培训结合到一起,使企业战略性目标与培训目标具有一致性,适合企业职工的培训方案,才能充分挖掘企业职工潜在能力。在不同培训工作中,采用适合培训方式,有利于提升企业职工工作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最终培训目的。最后,在培训工作完成后,应选择适合时间,对本次培训结果进行检验,只有进行结果验收,并将培训结果录入员工成长档案中,使培训结果作为未来升职、薪资福利评定标准,才能提升企业职工培训积极性,使职工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
        无效的人力资源培训方式,不仅浪费企业资源与职工时间,还会引起企业职工抵触心理,导致人力资源培训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应选用合理化人力资源培训方式,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与记录,才能得到精准培训数据,对本次培训进行综合评定,判断培训是否起到真正作用。如存在无效培训方式,则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制定奖惩制度提升人力资源活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合理制定奖惩制度,能够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合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不同资源。因此,应根据不同职工需求,制定适合奖惩制度。例如,对于物质紧张的职工,应给予资金奖励,以年终奖、制度奖金不同形式发放;对于职业规划明确、关注升职的员工,应当以职位晋升为奖励目标,满足此类人才职业规划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人才实际需求,构建全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氛围,提升企业职工幸福感与信任感。有奖有罚才能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可以结合季度工作,对不同小组进行适当奖惩处理,激发小组荣誉感,有利于构建全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中,应重点关注企业文化传达,使企业职工在良好文化氛围内茁壮成长。
        最后,应健全考核管理体系,将全员考核纳入其中,全员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部分,全员考核稳定运行,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员绩效考核工作中,不能以统一标准为考核依据,应当结合不同部门与实际工作,将考核工作区分开来,从而确保考核工作合理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4.将绩效管理方式具体化
        将绩效管理方法具体化,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后期绩效管理的合理反馈,通过反馈来实现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总结。通过考核指标的合理设置,体现不同员工能力之间的差异,以此来实现员工能力的异化,从而使之更加重视员工能力,实现战略目标和员工能力的高度配合。此外绩效管理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考核评价,再加以适当的鼓励机制实现长期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的具体化还可以体现在每一部分绩效考核的检讨和奖惩等等,可以整体呈现员工的素质。具体化绩效考核可以帮助落实任务的具体下达和责任追究,可以有效促进组织战略的实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自信的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就要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完善相关体系。我们要意识到传统观念存在的问题,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品,张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24):76-77.
        [2]周迪.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19):102.
        [3]王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133.
        [4]朱寿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8(02):24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