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甲醇分公司 宁夏银川 750411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便捷性传播也日益显现,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模式也应运而生。一方面,高效的信息传输路径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让知识的碰撞更具有多样性,为企业员工带来了更加多样的教育契机。另一方面,娱乐文化、快餐文化、和网络虚拟世界也对企业员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不实言论、错误的价值观念制约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导致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效果也很难快速见效。因此,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与时俱进,要结合员工队伍年轻化、思想活、不爱听取说教等特点,利用现代电子通讯技术手段,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更好地提高企业思政工作的传播途径和效果。
关键词:企业思政工作;信息化;模式
1 当前企业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思政教育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企业思政工作中,教育方法的实施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传统教育模式,还是以理论式、宣讲式、引导式为主。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没有考虑到新时代的背景下,普遍年轻化的员工群体的特点,这样就会导致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成效欠佳,没有深刻发挥网络对企业化生产的重要性,思政信息化教育方法单一、流于形式。
1.2 信息化教育队伍的发展力量不足
传统的管理理念上,认为政治工作可有可无,企业中的员工甚至也轻视企业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企业追求的是更高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侧重于生产环节,投入了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对政工人才并不重视。有些国有企业虽有设定政工工作人员,但总是尽量的精简人力,政工人力占比很小。另一方面,有的国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年龄相对比生产一线的人员要大,对于电脑、多媒体、智能手机能教育模式不够了解,这种组织机构的失衡,会导致思政工作难以集聚生机。事实上,政工工作是意义长远的工作,只有重视政工工作,企业才能拥有优秀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1.3 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冲击
在看到信息化为企业思政教育带来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劣势。随着网络舆论的思想浪潮不断多元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大,企业员工的思想视域和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不断渗透,部分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态度,而且也对他们的生活、学习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个别员工产生“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将“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等传统文化精髓抛诸脑后。
2 新常态下企业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模式
企业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模式的推进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态势,开发和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改变传统企业管理的发展模式,加速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思政方法、教育理念以及舆论环境的构建下,逐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加速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继而拓展科学化、标准化、人性化的信息化普及渠道。
2.1 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思政教育传播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牢牢把握信息化的思政发展脉络,在教育模式上不断突破,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完善思政工作的发展主题,结合网络在政治、文化、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对员工的思想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摸查,使员工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员工的理论认知。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融入网络大数据的发展理念,为每一个员工建立思政档案,并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以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员工的思想动向,以大数据思政走势,改进员工的思想传播模式,使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2 借助软件推广,拓宽信息教育的易用性
在加速信息化内涵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上,企业管理者要加大对信息化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拓展。企业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联通计算机网络公司,为信息化做铺垫、打基础,以形态各异的计算机产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高效的经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公众号为例,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一网络软件,帮助企业加速对思政类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进一步延伸软件的功能性,整合微信、微博、论坛等传播模式,以线上线下的网络信息传输模式,实现对不同资源的整合。综合信息产业、社会运行环境,建立开放的信息系统,让企业员工能够体会到宽广的传播空间,延伸信息传播的渠道。树立是非观念,吸收网络信息产业中承载的有利信息,使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引导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思想动态,以此规范自己的工作和言行。
2.3 创新思政教育,构建合理薪酬制度
在知识经济的工作背景下,企业要想巩固思政教育成果,必须要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企业管理者要立足信息化建设,达到互联网和企业经济建设相互融合,以多种信息化教育手段融入企业生产之中,帮助员工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企业思政工作进行全面的拓展。企业可以通过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网络以计算机教育辅助案例教育法、讨论法、测试分析法,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加多样的思政教育方式,进一步提升员工对思政工作的认同度。在薪酬制度的设定上,纳入信息化考核方法,通过学分制的考核和管理方法,为员工设定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工作环境,综合考量员工的日常工作业绩、为人处世和思想品德的融合,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借助于多项活动,提高思政工作的时效性。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和现代企业的相互融合,帮助企业员工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
2.4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先进的管理队伍
企业管理者在推动网络思政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改变思政人才选取模式,通过选聘优秀的工作人员,建立一个优质的人才培育教育模式。帮助企业员工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员工能够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学习性和先进性,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优势。例如,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公众号的形式,定期推动优秀的视频与美文,让员工能够在其中吸收积极向上的思想能量,加强企业员工网络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也可以在党支部书记培训中有针对性的为其培训心理学课程,或者实行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制度,要求党支部书记进行心理学培训,具有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对个性化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企业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模式面临着新的契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了突出的问题。新常态下企业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模式的构建要想达到客观高效,广大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立足“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为员工建立良性的信息化机制,建立智慧化工厂,科学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与时俱进,用多种措施不断增进员工的道德意识、职业精神和文化素养,使信息化不但能够为企业生产助力,还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打造更加坚定、健康、积极的企业“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郑红侠.新常态下企业职工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和突破[J].卷宗,2017(36).
[2]沈轩臣.分析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与突破[J].山东青年,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