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公司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随着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公交车辆逐步更新换代由普通公交车到高级公交车(空调);由单燃料公交车(CNG)到新能源公交车(CNG和电),再到纯电动公交车。车辆的更新换代,对车辆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保持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确保群众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保持车辆的完好率和完整率,确保车辆出行的准点率和可靠性;要加强技术培训,降低燃油消耗和控制维修成本。
关键词:城市公交;技术管理;安全性;维修成本
引言
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不仅能够维护城市正常的运行,而且也直接与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城市的公共交通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一、城市公交安全管理
1.1为什么修车
修车就是为了:保障城市公交车辆技术状况的良好,为前场(营运)提供车辆保障营运生产。让修理厂全体人员贯彻思想,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1.2维修工作定位
维修工作定位:后场技术体系是客运单位的硬件支持系统,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实现营运工作的硬件安全和车辆使用效率。
1.3工作方向:落实安全第一,狠抓质量和人员管理。
1.3.1抓质量:维修质量和维修服务质量。
工作思路:综合利用ERP系统,查找报修记录、返修车台数、故障车辆数、车辆报修数、车辆滞场时间等主要的技术指标,通过这些数值的情况了解,对维修质量和维修管理进行评估、评价。通过各线路驾驶员对修理人员的技术、服务评分,提升维修服务质量。
工作方法:每半月进行返修车辆统计并张贴到公告栏,让维修人员了解到自己维修车辆情况和自己解决车辆故障能力,同时也让驾驶员间接了解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情况。对于多次未解决车辆故障的维修人员及差评人员,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或降级处理。
1.3.2抓人员:质检人员和维修人员。
在技术和维修现场管理工作上,车辆质检人员占有很大的作用。不仅要抓现场生产,还要抓维修质量,对车辆进、出场都需要做试车检验,车辆合格才能出场。加强维修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维修技能。
二、需求产生的管理及保障方式
围绕狠抓维修成本、天然气消耗和营运生产产值(主要是维修脱班)工作。由此,产生了需求管理:维修成本管理、节能降耗管理和维修脱班管理。
2.1、维修成本控制管理
技术管理在维修成本方面采取的保障方式有:(1)总成件修复(原则是能修复的尽量修复且对汽车安全技术影响较小,并且维修成本小于更换新件成本)(2)凡是更换件必须询问当班检验或当班领导,并且把旧件放到库房指定位置,如果发现有可修复件却更换了新件,将对当班检验人员或维修人员进行处罚(3)加强维修人员成本控制思想教育,提高员工节约意识。只有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成本管控。但是维修成本也必将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原因分析:(1)车龄老龄化严重。(2)增加了气瓶置换费用及车容车貌整改费用、车辆维修保养费用;(3)近年不断在社会招聘新驾驶员,大部分是年轻驾驶员(刚从公交驾校毕业),缺少经验,对车辆技术不是很了解,驾驶操作技能较差。解决方法:(1)购置新车,减少了老旧车辆的维修成本。
(2)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制,包括:驾驶员驾驶操作技能培训机制和驾驶员维修技能培训机制。驾驶员操作技能培训机制:挑选专职驾驶培训人员和专职培训车辆。由客管部提供驾驶员名单,选拔年轻和操作技能较差的驾驶员开始培训。驾驶员维修技能培训机制:一是驾驶员随车二保制度,主要是驾龄三年及三年以下的驾驶员;二是每季度专职维修培训,已开展一期:引电常见故障知识培训。
2.2、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开展,降低车辆燃料消耗成本
开展节能降耗管理工作。首先,要分析原因;其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实施管理工作。
2.2.1外因(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道路运输的需求,导致道路拥堵情况严重;(2)红绿灯等待时间较长,发动机空转,造成气耗;(3)地理环境。部分线路陡坡较多,车辆满载时,需要的扭力就比较大自然耗气较高;(4)车辆外加气和天然气质量;内因(1)车辆老龄化严重,车辆技术状况较差;(2)驾驶员操作技能问题。对于同线路、同车龄、同车型的百公里气耗都相差较大;
2.2.2根据车辆气耗高的原因,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了专职气耗整治人员(引擎工);(2)建立了数据分析人员。一方面统计外加气:对异常加气车辆情况及时上报,查找原因(车辆、驾驶员和加气站);另一方面结合上月百公里气耗表及时安排高耗车整治;(3)技术人员要不定期到各外加气站了解加气情况。对驾驶员宣贯加气签字制度:要先确认方量再签字。以上气耗问题的内因、外因中,可以区分为社会因素造成的单耗增加和企业因素造成的单耗增加。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干预的,是企业因素里面的一部分,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技术手段和管理无法解决的社会因素,如堵车、灯控路口的增加等造成的平均车速下降。
2.2.3管理工作
一方面是通过建立驾驶员奖惩机制。加强驾驶员责任心、节能降耗的意识,进一步规范其驾驶行为。另一方面是对高耗整治车辆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对于同线路、同车型车辆如果百公里差异太大,我们就要观察多面因素:产值(反应出的是载荷量)、修车情况、驾驶员情况等等】
三、加强前后场沟通联系,保障前场营运车辆调配
前场:提供车辆营运工作安排;后场:保障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故前场和后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此,我们要弄清楚并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运能和运力的定义、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的契合程度、保障工作中的支持和支持力度如何把握。
3.1 运能和运力的定义
运能的定义:集团公司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等子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运输能力,叫集团公司的运能。运力的定义:在某个时间段表现出来的运能,即为运力。在后场系统的工作中,首要的工作目的就是在保证车辆安全的情况下,使运力发挥的空间更大,使运能的潜力得到确保。运能的释放程度,直接决定客运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加强管理与管理目的的契合程度、保障工作中的支持和支持力度
为什么在运能能满足运力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因维修脱班呢?这就是管理工作中的契合程度了,保障工作中的支持力度就变得尤为重要。包括:平台调度与修理厂、现场调度与修理厂、客管部与修理厂之间的沟通联系。内容包括:(1)一条线路若有多台车需回场修理,平台调度要及时掌握现场发车班次控制,与修理厂当班领导联系;(2)二保车辆、车辆年审、过线检测和气瓶检测等工作,负责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联系平台;(3)修理厂领导在对负有维修责任或故意回场躲班次的驾驶员具有处罚权,希望客管部能支持修理厂工作;(4)现场质检人员有权利对认为不需修理的车辆通知回线路参营的权利,希望客管部支持现场质检人员的工作。执行效能:(1)修理厂当班领导可及时安排修理人员对回场修理车辆较多的线路优先修理,并采取先易后难维修原则安排进行修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该线路因维修造成的脱班;(2)对于年审、二保等车辆,平台可以及时做好车辆调用部署,平台要及时告知驾驶员及时回场修理;(3)通过各线路人员自行带回一些小件更换,可有效控制车辆的不必要回场修理;(4)下放权利支持工作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点,把握好管理尺度。由此可见通过管理带来的较高效率,是运能释放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自贡城市规模没有发生急剧扩张的大背景下,通过人、车数量增加的外延式的增长来解决发展问题和目前面临的困难是不太现实且成本代价极大,通过管理来实现车辆使用的高效率,这种内涵式增长的路径应成为我们公交在以后的主要工作方向。
结束语:
这篇文章在研究时对落实公交优先的策略给予了重视,并且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品质,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晓岚,顼尧,陈文龙.公交数据驱动的城市车联网转发机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20,57(04):72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