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木工程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地理国情指的是地理情况,主要包括生态自然和国民经济等多项内容。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比如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进行地理调查,对地理要素,比如自然和人文等,实施动态化和定量化的监测,形成相应的监测数据以及研究报告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构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构架
引言
在测绘生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调绘、地理国情监测等项目需要作业员进行外业巡查,即利用外业工作底图实地进行核对、检查;相片控制测量、放线测量等项目则需要作业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点状要素的测绘工作。近年来,测绘工作参与到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调查中,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例,作业员需要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对作业底图中的图斑实地核实确认图斑地类,并标注信息,调绘图斑边界。在以上项目中,测绘外业路径规划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1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概述
1.1地理国情概述
地理国情主要指的是对某个国家整体地理信息以及国家情况进行总结,是地理情况与信息相结合的产物,地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并且主要分为地理、人文以及经济等三种类型。地理国情是某个国家在制定时间范围内主要表现出来的特征,换种方式来说就是空间分布、数据变化等表现出来的形式。利用真实的信息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对地理国情进行深入探究以及详细的了解,才能够对各个地理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同时。这样也能够为地理国情的科学规划提供保障。由于地理国情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它能够为各个行业进行服务。由此可见,地理国情对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基础测绘的概述
基础测绘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公益性、保障性地理信息服务工作。随着党的十九大以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各界对测绘工作提升社会的保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型基础测绘体系的要求愈发迫切。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工业互联网技术交叉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提供了技术助力和先决条件。
1.3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意义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指的是对国家的地理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利用科学技术对国家的地理情况信息进行获取,并针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在进行地理测绘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大量的现代测绘技术,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科学技术已经变成各行各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还包含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这些创新型的科学技术在地理测绘工作中应用较多,通过应用这些科学技术,使地理测绘工作的工作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2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与区别
从作用上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了解国情详细情况,把握好国事,制定好国策的重要基础信息。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这也是要建设一个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支撑。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不仅仅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同时对于证据考核和国家重大工程的绩效评估工作能够提供科学、直观、客观的依据,促进政府在管理工作方面的规范化及科学化,同时对于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都是十分有利的。
3推动基础测绘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建议
3.1基础测绘要素的聚合
类似于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等项目的测绘要素具有局部点位密度大的特点,为避免路径中出现较多支路影响作业效率,需要对测绘要素进行一定的聚合。按照道路格网结合点间距进行聚合的思路,并按照如下步骤执行:1)提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中的乡村道路、城市道路及公路的线状图层,并新建测绘要素点层;2)将三个道路图层融合至一个线状图层;3)将步骤2)生成的线状图层转为面状图层,并为图层中的每个子面赋予唯一的标识码;4)将步骤3)生成的面状图层的子面标识码赋值于落入其中的测绘要素;5)将测绘要素按照步骤4)中标识码属性进行“点转线”操作,生成线图层;6)将步骤5)生成的线图层转点,该点应落于线内部;7)从测绘要素中剔除与步骤5)生成的线图层相交的点;8)将步骤6)与步骤7)的两个点层合并,生成最终的聚合点层。
3.2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原则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这项基本原则执行。由监测任务承担单位负责两级检查,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质检机构进行验收。在质检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项目设计中的技术指标、规格和要求,确保成果质量合格
3.3把握好联系与区别
大力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也是基础测绘工作发展的机遇,做好这些工作,基础测绘及地理国情信息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飞跃性的发展。要做好这些首先就必须要能够掌握到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工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地理国情监测事业的详细内容,其包含的战略及其系统的组织形式,研究新的技术方法并且制订出新的技术标准,努力培养人才。
3.4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协同关系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需要及时充分地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更新。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信息数据更新在专题资料的利用以及影像成果的利用上可以做到协同生产。基础测绘信息数据更新可以采用地理国情监测影像成果进行更新数据采集,其影像分辨率高、现实性强,能更好地采集变化范围和地物要素。在资料的利用上,要重点区分二者之间的要素类型,属性要求以及采集指标、交通、水利、矿业等的专题资料互相补充利用,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5做好数据的整理与挖掘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于各个地区各个不同时期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类工作,并且做好深入地挖掘,尽可能地应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鉴别,通过全面地整理和深入地挖掘,针对国民经济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为保护生态、改变环境等设计出地理国情变化和趋势的体系,让国民百姓受益。
结束语
在基础测绘与地理国情监测同期生产时要区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关键技术点,实现部分生产环节的协同生产,既增加测绘成果相互的利用,又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叶春.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DLG更新协同作业模式探讨[C].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华东区海峡两岸交流研讨论文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现代测绘》编辑部,2019:69-71.
[2]鄢雪英,张琴琴,岳培新,王雅宁.地理国情与基础测绘要素共享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7):31-35.
[3]王霞,李伟东.基础地理信息与地理国情监测融合生产探讨[J].青海大学学报,2018,36(06):65-71.
[4]罗菊招.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相关关系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5.
[5]马福生,纪启柱,王国栋.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9):62-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