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规模也处于不断扩大状态中,直接给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因此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唯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强化BIM技术的应用,并将BIM技术贯彻落实在工程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以及施工管理进行统一控制,并且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应对,以此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与质量,为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BIM技术的应用特点
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起步较晚,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目前正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技术应用还不完善,应用经验也比较少。就BIM技术现阶段的应用特点来看,主要拥有可视化、协调性以及模拟性三大优势特点,为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工程建设图纸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直观展现,并且将建筑中的各种构件以及结构安排进行模型创建,生成效果图,让工作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工程项目的整体效果,以此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工程施工设计。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对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协同处理,并且将不同的部门进行整合,提高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力,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BIM技术的二维和3D成像可以帮助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仿真实验,以便复核工程设计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是否具有可行性、经济性,以此进行有效的设计优化和方案调整。
2.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现如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取决于施工图纸的完善度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意味着施工图纸若出现细节方面的问题,如不完整、不具体等,会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众所周知,工程项目施工操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着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其在信息方面未建立长效机制,致使其在具体工作中无法交流信息,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工程不同环节施工冲突、工程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等,均会负面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
2.1工程进度管理方面
对于一些大型工程项目而言,其计划图编制过程十分复杂,计算量大,且编制完成的图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具有较大理解难度,无法直观呈现出工程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差异性,从而给工程各参与主体信息交流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造价管理方面
造价管理通常需专业人才和完整信息予以保障,才能保证其管理效果。而现实情况是当前因人才缺乏、信息不完善等客观因素,造成决策阶段缺乏充足信息予以支持,从而导致决策阶段的造价缺乏科学性和精确度,不利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从而制约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增长。
2.3质量管理方面
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且无法做到可视化管理。同时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无法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具体信息,即使掌握了一定量的工程质量信息,也是无法保障质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种情况下,无法保证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3.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BIM技术应用于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中的重点是质量管理,在以往的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实地的考查和工程测量进行相关的工作分析和管理,而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且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的反馈。工程质量可以在BIM建筑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进度的计划,生成阶段性的资源配置,并且实施分区块的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人员调配以及施工时间安排等,起到提供质量管理复核的作用。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偏差问题,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BIM建筑模型进行问题分析和更正测试,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智能化的工程质量管理。
3.2BIM技术应用在工程成本管理
BIM5D模型指的是3D模型+时间+成本模型,模型最大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提取工程量数据,且可以同步完成工程费用的精准计算。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即可运用该模型明确工程成本,从而予以针对性强的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工程款支付阶段,BIM5D模型是紧跟工程项目实际进度进行实时更新,且模型内的各项信息是共享的。因此,建设单位可通过模型,实时获取项目不同阶段的各项信息。这样一来,各单位即可参照模型当中的信息,进行工程款支付,降低了双方矛盾发生概率。其次,工程变更索赔中。相关人员仅需要将BIM5D模型中的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并分享给工程项目各参与主体,索赔双方可直接在BIM5D模型中查看各项信息,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整体效率,且规避了中间环节的人为因素引起的数据误差,确保了索赔工作质量。最后,工程竣工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仅需要依据BIM5D模型当中的各项信息进行竣工计算,且可以保证计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3.3BIM技术应用在工程进度管理
基于本质角度而言,工程进度管理指的是对工程项目过程进度的监督和控制活动。若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较大偏差,则及时明确偏差具体形成原因,并综合性分析是否会影响到工程总体工期,后予以措施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工程项目进度始终与工程计划进度的偏差处于允许范围内。
而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特点,可以实现细心共享,有效弥补了挣值分析法的短板。BIM技术与挣值法结合应用在工程进度管理中,具体操作如下:工程项目正式施工之前,合理分解工程项目,同时以工程计划进度和分项目数据为依据构建BIM计划信息模型,目的在于为提供挣值分析提供各项数据。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获取实际施工进度及其相关数据,后将其录入到模型当中,并建立BIM实际信息模型。这样人员,工作人员即可结合两个模型中的具体参数,通过科学计算和综合性分析得出工程进度实际执行情况。同时,在技术的加持下,可实现自动对比,确定工程进度的偏差程度。BIM模型中,可采用不同颜色区明确进度偏差程度,管理人员即可结合颜色情况直观明确工程项目实际进度情况,从而依据模型得出结果合理调整措施,进而可以保证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结语
随着国内工程规模的扩大,各类建筑公司均提高了对工程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目前已经有部分大型的建设单位将BIM技术引用到工程的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应用为建设单位降低了大量的经营成本,提高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通过将BIM技术应用于进度管理中,压缩工程施工工期,实现各项目作业之间进度的科学管理,以此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推动项目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秀华.做好BIM技术的优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190-191.
[2]曾峰.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22):17-18.
[3]高震,毕建静.BIM技术在施工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