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2020年爆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场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力应对、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本文针对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四个“聚焦”,期望能对纪检监察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纪检监察;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在疫情防控中履行监督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督促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防疫工作,对防疫工作中的履职不力、不敢担当、不愿作为,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应付、无视纪律要求、顶风违纪,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督促干部更加积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决打赢抗疫阻击战。
危难之处显担当。抗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正需要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发挥“头雁效应”。然而,一些干部缺乏对疫情发展的敏感,没有把抗击疫情当做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没有把广大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致使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在“最后一公里”中断。从各地纪委监委查处曝光的典型案例来看,有的领导干部战“疫”已打响,领导却未到岗,有的领导干部不执行居家隔离措施,擅自离开隔离场所,有的领导干部疫情当下不抓防控却迎神〔1〕。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纪检监察工作。
一、聚焦“两个维护”,做实政治监督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了今年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落实好四次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聚焦“两个维护”这个根本,围绕“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这个定位,围绕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持续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将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坚定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守岗位、靠前指挥,认真履职、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巩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二、聚焦纠治“四风”,做细日常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巩固中央八项规定成果,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党风问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把疫情期间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集中整治的重点。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突出重要领导干部、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三个监督重点,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善于运用问责利器,切实做细日常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努力营造监督与接受监督的气氛,始终坚持把监督工作放在前面,通过突出重点,细化举措,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
三、聚焦复工复产,做精专项检查
突出监督重点。从目前疫情蔓延的形势来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防疫工作的总基调。纪检监察机构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坚决查处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不重视、不落实、防控不力;坚决查处对疫情防控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服从组织安排,临阵退缩、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查处对重要疫情信息谎报、迟报、漏报、瞒报,导致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查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渎职、贪污挪用、截留挤占疫情防控资金和物资;坚决查处对参与制造、传播、散布谣言,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等问题。针对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出来的问题,应当从严从快处理,做到查处一起,警醒一片。
四、聚焦制度落实,做到精准问责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应对疫情蔓延,制定了很多制度,督促抓好制度落实既是对纪检监察机构的责任,也是践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总体要求。聚焦制度落实,要坚持紧盯“关键少数”与管住“绝大多数”相结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引领作用,同时压实每个防控主体的责任。对于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中重表态,轻表率,调门高、行动少的种种现象,必须要进行问责。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手段,唤醒责任意识、纪法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制度安排。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求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求,把制度的刚性立起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实施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问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问责决定的下发、宣布,并非问责的终点。做到精准问责,才能维护好制度的公信力,释放制度的力量,真正让制度管人、管事,实现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政策只有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形,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做好四个“聚焦”,有利于各级纪检机构全面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有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有利于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当前全国复工复产工作持续向好,国外疫情仍未控制住,各级纪检监察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磨练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参考文献:
[1]中国纪检监察北京: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2020年第六期.
[2]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剖析本书编写组.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