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211198602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大幅度扩张,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随之而诞生。建筑行业的爆满带来了竞争的激烈,若想在该行业立足,必须在保障项目质量的同时,保障项目的进度。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在施工中要加强对于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投资金额方面的管理,换言之,相关单位若想在竞争中求的生存,必须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控制力度。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实际情况;控制措施
在建筑单位项目的施工当中,管理质量的好坏可以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技能、施工进度等很多方面造成重大影响,并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可以影响整个单位的生死存亡,因此,施工单位若想得到更好发展,必须要重视工程的管理。不过,很多单位却只将注意力关注于怎样提升自身竞争力,却没把目光关注在更为平实的工程管理上,从而在无法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丧失了竞争力。在本文中,本人针对当前的工程管理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根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整理了解决的措施,以期能为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益处。
一、建筑单位关于工程管理的现实情况
(一)缺乏足够的管理意识
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得知,很多单位之所以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企业上层开始,就没有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很多工作都安排得过于散漫,施工技术和管理制度也被置于一边,以至于管理人员即使想要管理建筑项目,也无从下手。此外,公司对于管理方面培训也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提升经济效益之上,而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统一的安全教育和知识培训,以至于很多员工的知识被迫停留在一个层面而无法得到提升,从而不能对工程进行专业的、高效的管理,并最终导致很多隐患的形成。
(二)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处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工程在规模上也不断扩大,很多项目也变得更加难以施工,种种原因导致建筑项目往工业化和机械化方向去发展。鉴于此,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也须当往专业化和机械化等方向去前进,如此方能确保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而据本人的实践得知,很多单位在管理上却存在很多不规范处,比如说,管理模式陈旧、施工标准模糊、管理人员在专业性方面不过关,施工人员不注意施工安全等。种种问题阻碍了建筑单位的顺利施工,甚至给建筑的施工质量带来极大隐患,必须引起重视。
换言之,假如说相关人员不能按照标准来进行施工,施工技术也不能得到恰到好处的使用,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予以重视。
(三)在施工安全以及进度和经济效益方面有严重不协调
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以至于建筑行业呈现爆炸性增长,越来越多建筑企业的建立让建筑行业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以至于整个建筑市场在竞争方面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态势。越来越多人为了经济利益而钻空子、弄虚作假,在损及建筑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进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在施工安全、进度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现象。
二、提升建筑单位工程管理质量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经济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建筑单位若想从中求得生存,必须要加强对于自身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而完善统一、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提升管理质量的根本,好的管理制度可以让所有管理行为在科学的指引下变得更加高效更加专业,一旦管理制度不够专业,则管理行为就没了参考标准,必然沦为一地散沙。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单重,除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度等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对管理机制、建设标准等进行完善和修缮,所有不合理处都要进行修改。如此方能保障管理行为进入正常轨道,确保所有人员都能互相管理和监督。再者,单位在完善和统一了管理机制之后,要确保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来实施工作,如此方能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隐患存在的可能性。
(二)加强对于施工材料各方面的管理力度
对于建筑项目来讲,施工材料是保证建筑项目质量和安全性的根本,是决定企业资金投入多少的重要因素。如果对施工材料等各方面细节进行严格把控,不仅仅能够保障施工单位资金投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还能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存在的可能性,甚至阻止了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的返工行为的出现。这就要求相关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材料的管理力度,让所有材料都能得到合理使用,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跟踪,确保材料在管理、供应以及存放等多重环节都得到良好的管理,从而杜绝了浪费情况的出现,减少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此外,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相关人员就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均是优质良才,以防劣质产品影响项目质量。再者,严格把控材料的购买数量。根据本人多年实践得知,在对材料进行采购时,为了将企业运行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相关人员要根据市场变动而采购更为合理更高性价比的材料。这一行为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单位要安排高素质人员来采购,如此方能保证企业所制定的一系列科学统一的管理措施得到真正的实施,并最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准
无论何种企业,不管是哪一种工作项目,若想保证质量和进度,核心根本就是操作员工。因为种种原因,建筑单位在人才方面存在参次不齐现象,很多员工在素质和专业程度上不过关,以至于影响了工程质量。所以,相关单位要在施工过程中,关注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在淘汰掉一批专业性不过关的工作人员的同时,要对留下来的员工展开定期的关于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训练,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对于专业性良好,工作认真的员工,施工单位可以根据规定给以一定资金奖励,以便让其在积极的氛围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在工作中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最终变为能够推动企业未来发展的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为我国在经济体系方面的巨大变化,以至于建筑行业在竞争上更为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活水准的提升,也给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在管理上要更为严格、专业。针对上述问题,本人认为,我们可以在提升管理人员思想意识的同时,制定更为完善和专业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并不定期给管理人员补充关于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管理质量,并进而提升建筑单位的施工质量,从而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让整个竞争方向往更为健康的方向去引导。
参考文献
[1]耿大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5, 5(8):157-157.
[2]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3,4(5):240-240.
[3]梁毅.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7(1):154-154.
[4]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3(6):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