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100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最基层、最基础的管理单元,是生产经营管理的主阵地,但权力运行轨迹较为复杂,廉洁风险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隐蔽性。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项目管理水平;权责边界;机制
1 前言
工程建设项目从工程招投标到最终竣工结算交付,具有环节众多、流程繁琐、牵涉面广、专业性强等诸多特点;对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而言,其根本要义是以权力运行为主线,而工程项目的这些特点,造成权力运行轨迹较为复杂,因此,工程项目的廉洁风险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隐蔽性。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是最基层、最基础的管理单元,是生产经营管理的主阵地。在很大程度上,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就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就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2 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义
2.1 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加强项目部廉洁风险防控,强化廉洁风险防控意识,深入排查权力行使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节点,尤其是在项目管理、物资采购、劳务分包、机械租赁等方面加强防控,有利于强化制度执行、填补监管空白、堵塞管理漏洞,避免企业资产和效益的流失,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2 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廉洁风险防控是“预”和“防”的有机结合,通过“预”来预见、判断腐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预见和判断出具有廉洁风险的环节和领域;通过“防”拿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将在“预”中梳理出来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有效开展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2.3 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是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强保障
如果项目部缺乏配套和完善的监督制约措施,就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腐败乃至违法犯罪行为,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信誉,更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推进建立规范、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确保项目部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防微杜渐,少犯和不犯错误,才能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调研中发现,项目部中层对待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存在以下几种思想:有的认为廉洁风险防控存在形式主义,个别领导人员认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讲的多、做的少,廉洁风险防控是搞形式、花架子,对实际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有的认为内部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善,成本、劳务、物资都有管理系统,已经从流程上进行了把控,没有必要再进行风险排查,加上生产任务重,把排查廉洁风险点看作是额外负担。有的认为自己思想觉悟高,或者认为自己手中没有什么权力,没有廉洁风险,不需要开展防控工作,廉洁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有的认为认为查找风险点就是公开腐败点,担心暴露了违规违纪行为,对廉洁风险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3.2风险点查找有待进一步深入
风险点即项目建设中廉洁风险高发、易发的环节,在我们调研中了解到,招标采购、劳务分包管理、物资采购和废旧物资处理、费用报销和业务招待、资金支付和资产购置、机械设备租赁及处置等环节是工程项目部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一旦主客观条件具备,就可能由潜在的风险变为现实的腐败行为。
做好这些重要环节即关键点的廉洁风险防控和管理,是做好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公司各项目部对各层级岗位廉洁风险进行了识别,都建立了岗位廉洁风险台账,但存在风险点找的不够准、不够全、不够实的问题。一是没有紧扣工作职责进行查找,二是项目岗位廉洁风险缺乏动态管理,三是个别人员未结合项目部和自身工作实际查找风险点,四是项目部对风险点只是片面的自己查找、自己防控,没有引导、发动广大群众和服务对象参与监督,或多或少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问题。
3.3权责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
就管理层级而言,纵向来说,越位、错位、缺位现象频出,前后台权责边界不清,存在后台该管的没管好、可以不管的没明确,不该管的不放手,前台该请示报告的私自做主,该担当作为的推诿扯皮等现象。横向来说,对于部分业务领域,多头管理、九龙治水,“主抓变全责”“都管都无责”的情况时有发生。
就对权力和责任的认识而言,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存,在工程项目上,也存在认不清、理不顺的问题,“有权必担责,行责需赋权”的观念意识淡薄。一种情形是对权力的认识简单的以为是“审批权”“签字权”,不审批、不签字就没有责任,而另一种情形是对责任的认识简单的以为“谁管谁负责,监督是专责”,把会议讨论、签字程序当做形式。
3.4 整改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由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难以用量化的手段进行评估,检查考核也仅停留在“做了没有”的浅层,对“做的怎样”“效果如何”缺少有效的评价标准。虽然建立了考核评价标准和等级,但在实际情况中考核结果与经营业绩考核、干部提拔晋升等奖惩措施结合不够紧密。在对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时,顾虑到问责会打击了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存在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与软的现象。
另一方面,风险防控有待与制度建设进一步融合,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根本,权力运行是以制度作为依据的。我们在内外部各类检查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部分是现有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有部分是制度存在缺陷的问题,也有部分是制度存在空白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整改中,往往就事论事,以销号为最终目的进行整改落实,缺乏深入的思考、系统的研究,相应的制度流程更新缓慢,废、改、立滞后,这也是导致很多问题屡改屡犯,得不到根治的根本原因。
4 对改进和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一些思考
防范工程项目廉洁风险,应注重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防控。事前注重预防:在加强教育、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规范管理行为、堵塞管理漏洞的基础上,加强对项目廉洁风险点的梳理和识别,做实防控措施;事中加强监督:建立廉洁风险预警工作机制,畅通廉洁风险信息来源,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发挥监督合力;事后强化问责:一方面要对发现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形成震慑。另一方面要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制度流程,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4.1 建立完善廉洁风险防控预防机制
查找风险点是整个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只有把风险点排查彻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规避风险。首先,项目层面要对工程项目相关流程、关键点上各重要岗位人员的廉洁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将项目管理中权力比较集中、面临诱惑较多、自由裁量权较大、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作为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进行标识,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预警防控措施,达到预防在先的目的。公司层面要捋清前后台管理的界限,明确管理的程序,制度的制订要兼具合规性和科学性。其次,查找廉洁风险点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将党风廉政制度规定渗透到项目管理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不断推进工程项目的规范管理。对招标投标、劳务分包、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高效、严密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减少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可行和执行过程的不严密而造成的漏洞,消除那些违纪违法行为的“可乘之机”。
建立完善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强化制度约束,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在完善滞后缺失的制度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将各项工作要求和流程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以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实现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4.2建立完善廉洁风险防控监控机制
建立权责相当、运转高效、监督到位的执行体系。一要始终坚持行使权力和责任担当相统一。各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总经理办公会等制度,涉及重大事项上会讨论、集体决策,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规范权力运行;二是要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只有把责任担当快速准确落实到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上,才能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项目部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三是建立严密的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纪委监督、党组织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党风监督员监督、群众监督的合力作用,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同时主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研究廉洁风险的新情况,增强监督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4.3建立完善廉洁风险防控责任追究机制
严肃执纪问责,增强警示震慑。一是对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搞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及造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是根据履职过错的性质和程度,运用“四种形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通过实施责任追究,破除“以习惯替代制度,以情感替代原则”的陋习,不断增强规范履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三是对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出现问题的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考核与问责,倒逼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推动流程重造,畅通建议渠道。一是要公开用权事项,接受群众监督。对本项目重大事项、权力行使事项、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工作简报等渠道进行公开。二是要建立合适的渠道,让基层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及时反映给公司各职能部门,不断优化管理流程。
5 结束语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提升廉洁风险防控效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