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工程质量是建筑的根本目标,也是建筑业永远的灵魂。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控制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现阶段,建筑业发展迅速,行业竞争激烈,工程质量良莠不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要想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没有捷径,只有查不足、堵漏洞、全过程控制。
一、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标准落实不到位
建筑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工程质量管理力度亟待提高:如行业标准执行不到位,施工随意性较强,监管关不严,工程质量得过且过。
(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
在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施工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建筑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工,质量意识普遍淡薄,对行业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了解甚少,大部分没有认真接受过岗前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
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缺失、质量管理体系未建立、过程管控存在人为因素、没有激励机制、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等。
(四)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
分包管理不到位。部分承包商贪图省事,在工程项目中标后,转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只收费用,管理缺位。分包单位又不专业、质量管理水平低下、施工技术能力不足,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合同管理是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前提
施工前的合同交底,使项目部及相关成员悉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开工与竣工时间、工程质量标准、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设备供应、质量保修范围和保证期、双方权利义务等)。工期是施工合同的核心要素,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对合同的工期进行周密安排和部署,明确节点工期。根据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以促进实现过程质量目标。
(二)前期控制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对人员、资金、材料、机械设备,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的整个过程。
2、实施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管理文件,落实质量管理责任。用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行为,使施工质量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3、图纸会审,防患未然
图纸会审目的在于发现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对不明确的设计意图进行补充,对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协商更正。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有助于施工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
4、采购环节的控制
把住采购关、检测关和使用关至关重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的优劣。进场的材料必须做到“应检必检”、“不合必退”,确保工程质量第一关。
(三)把握关键环节,控制工程质量
1、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
隐蔽工程多为结构工程。隐蔽工程验收关系重大,如有差错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性。基础工程验槽时,先检验基槽土质、基槽深度、宽度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经监理及有关人员签证确认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工程钢筋隐蔽前验收,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对钢筋作抽样强度试验,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不准使用;同时,核对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间距、下料长度及钢筋安放位置,使之符合设计图纸的规范和要求,浇捣混凝土前,对已布设好的钢筋是否走位进行检查和及时进行校正。
2、加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把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把好钢筋的下料长度关,特别是锚固长度;其次把好混凝土浇捣顺序关;再就是把好模板安装关。模板的安装应能保证各部位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准确,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浇筑的自重、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督促项目部管理人员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措施是否牢靠。在浇注混凝土时先将模板内侧冲水清洗,清除模内垃圾,严格规定拆模时间。
3、对工程实施样板管理
对工程样板管理必须做好以下5点:(1)将设计意图很好的体现出来。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2)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3)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4)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
(四)严把工程验收关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程序进行工程质量自检,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不合格的工程不报请监理验收,自行返工处理,直至工程质量合格为止。隐蔽工程、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分部工程及时进行报验,未经监理认可,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推进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施工程序化即从审图到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质量要求、上下道工序交接班检验,科学安排施工工序。
施工标准化即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技术交底、变更洽商为施工依据,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评定标准,按所需工种选用合格的施工人员,以达到施工质量预期效果。
施工规范化,按企业作业指导书施工,按相关工程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规范施工。
(六)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正常。项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识广精干,一专多能,以责授权,守土有责。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同时认真执行“三检制”,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质检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点,方能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规避质量事故的隐患。通过建立体系、健全制度、编制计划、明确责任等措施,进行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保证体系运行正常、工程质量合格。
(七)加强技术业务培训
在工程质量管理的各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要以人的因素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参建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学习质量法律法规和专业(工种)培训,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八)规范工程分包
严格履行合同,杜绝违法转包现象。违法分包有害无利,特别是分包给没有施工资质证书的施工队伍,利益驱使,偷工减料,人员素质低下,万一出现不良后果,得不偿失,对承包方声誉影响巨大。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与人们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关联。建筑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必定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唯一有效途径。建筑企业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要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在合同管理、进度计划控制、施工过程管控方面多重并举,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更好地促进施工企业乃至建筑市场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95-196.
[2]吴菜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29.
[3]曹建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1):64+66.
[4]李小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07.
[5]刘国柱.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