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21030219930103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脚步,建筑业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推动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质量和效率。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趋势,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文章主要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建筑企业为争夺市场资源,选择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工程施工期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稳步增长。同时,通过加大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宣传力度,构建高素质施工队伍,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实现建筑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目标。
1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1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对于当前的建筑企业来说,市场在变化,人们的要求也在不但的变化,但是较多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些较为落后的管理技术不但跟不上相关的管理要求,同时其对于全新的技术已经起不到一定的管理效果,所以在目前的相关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整体管理体系进行转变,因此对于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整体改革需求,通过对管理方法的创新和改变,能够让整体的管理工作得到提升,最大程度的满足当前管理需求,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保证管理工作全面综合的发展。
1.2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建筑企业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人员等进行优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因此要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的产生,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可以推动企业岗位职能发挥最大化。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正是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一部分建筑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在工程上过于追求速度,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是缺乏工程管理的意识。这部分负责人员片面地认为,工程管理就是简单的负责工程上的一些工作,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管理的方法相对来说也非常单调。而在工程管理中更多体现的是行政管理,使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来达到最终管理项目的目标,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2.2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控不严
因部分建筑企业过于强调工程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工作,导致施工材料与质量检查工作不严。同时,建筑企业整体检测水平影响,一些数量庞大、种类较多的施工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管,个别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导致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与后期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受到严重不利影响。
2.3建筑企业管理主体与对象素质不高
建筑企业管理主体与对象素质整体不够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企业的领导为追求任务的迅速完成,经常不顾实际强制要求工人加班赶工作进度,罔顾建筑自身的规律,盲目追求任务完成,致使建筑完成之后的安全隐患增大。建筑人员的构成中,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并且不固定,难以进行稳定的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流动性大,这导致企业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难度加大。建筑企业出现使用不当、原料浪费的情况,跳出了相关管理人员的范围,都是管理层不当的结果。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3.1在管理理念上谋求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理念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来说,理念上的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想创新管理理念,就必须要挣脱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尽最大可能的在外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其次,在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具体的发展情况,积极地发现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以求达到最有效的创新。
3.2加强施工工艺和施工进程、施工成本等施工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从管理制度制定到制度落实,要进一步明晰各工程项目部管理组织的管理职能。切实的从监督管理和指导管理两个角度对施工环节的成本、质量以及技术应用进行管控。比如,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施工工业中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从细节方面制定更加细致全面的施工设备操作规范以及施工过程中基层作业技术要求,确保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深入到施工基层作业层。再比如,如果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工艺,要从施工进度管理方面对施工流程进行更加科学的安排,同时对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施工难点进行重点管控,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装配式施工工艺优势。
3.3对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主体与对象结构进行创新
对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主体与对象结构进行创新,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建筑工程企业要按照不同专业能力、不同素养将不同的工作人员安排在其合适的岗位。建筑企业要引进具有新思维的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建筑行业要请这些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给企业原有的管理层人员上课,传授最新的管理理念,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一步如果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就会迅速的更新。建筑企业要抛弃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按照科学的施工规律对施工时间、施工规范进行合理的安排部署。再有,建筑企业要不定时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严格把控施工原材料的运用与建筑设备、机械,使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3.4发展趋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保障民众生活水平,推动郭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建筑数量的不断增长,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都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水平和资金实力存在差距,阻碍了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基于此,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要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势已经向着信息化及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工程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和整理,实现信息的共享,增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管理模式提升自动化水平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筑企业中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涉及工作领域多,施工周期长,在开展施工活动期间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为加快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速度,相关工作人员需认清原有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风险与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沛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19(15).
[2]李德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37-38.
[3]宋俊红.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161-162.
[4]孙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23):195-196.
[5]闫景东.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居舍,201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