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潘龙飞 王卫强 袁大虎
[导读] 摘要:消防安全对在建工程安全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往往由于在建工程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场地活动复杂、人员意识淡薄等因素,在建工程火灾频发,消防安全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从制度完善程度、场地活动特点、人员意识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分析、探索原因,提出在建工程消防安全防范必须从大局出发,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科学选材、用材出发,切实把消防安全铭记在心,责任到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消防安全对在建工程安全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往往由于在建工程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场地活动复杂、人员意识淡薄等因素,在建工程火灾频发,消防安全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从制度完善程度、场地活动特点、人员意识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分析、探索原因,提出在建工程消防安全防范必须从大局出发,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科学选材、用材出发,切实把消防安全铭记在心,责任到人。
        关键词:在建工程;消防安全;存在问题;防范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然而赏心悦目之余,新资料、新构造、新技术广泛应用,建筑领域也潜藏着很多消防安全隐患。江苏碧桂园建筑工地楼顶失火、上海11.5建筑工地火灾、柬埔寨金边市中国建筑工地火灾等等,各地火灾不断出现,人员伤亡惨重,建筑人员、邻近居民生命安全岌岌可危,消防安全不容小视。
        1在建工程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1在建工程场地、活动复杂
        在建工程由于其建筑结构多样、施工场地临时、施工人员流动大、施工操作交互影响等特点构成在建工程消防隐患复杂性的特点。下面主要从场地、活动两方面的复杂现状分析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1.1.1场地环境复杂
        在建工程场地环境混乱,可燃、易燃物多。由于建筑施工工期长,现场使用的材料所需量大,并且大部分场地用材、用料地比较固定,因此工地所需材料需要从固定材料供应地点不断运送到施工现场,建筑商为节省运途费用、不耽误施工进程,施工材料一次运量大、堆积较多[3]。建筑材料中有大量的塑料品、油毡、木材、极易造成工地火灾。
        1.1.2工地人员复杂
        施工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四处奔走,为节省开支,他们大多在建筑场地用木板、帐篷、塑料泡沫等临时搭建住所,住所内不仅有锅碗瓢盆、被褥、衣物、木床,还有电焊、钻头等施工工具,再加上他们在房间做饭主要用电、煤气等,临时住所便犹如临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1.1.3在建工程操作活动复杂
        在建工程是一项包含水电、结构设计,集结防震、防火、防盗、环保、绿化、于一体的复杂活动,施工过程需要启动搅拌机、电焊机、电炉等用电量大、负荷高的设备,许多建筑需要工人同时作业,协作配合,这就对工人文化知识有所要求与限制。需要他们知道基本用电、用材安全知识,例如:高负荷设备并排使用,或使用时间长容易造成火灾;串联与并联的区别;建筑材料基本成分有哪些;哪些容易失火,哪些需要防水等等。然而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学技术单一,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现象。比如出现施工过程乱拉乱接电线;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等,一旦发生火灾,伤亡也将不可估量[1]。
        1.2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场地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和施工工人意识淡薄两方面。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1.2.1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设备配备不齐、办理不能先于施工过程,预备工作不充分是管理者管理意识不高的重要表征。
        据了解,许多施工场所选用暂时水源,没有建立消防水池,一旦发作火灾,灭火的水源没有保障。许多施工单位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消防设备不足;有的往往只是做做样子,当个摆设。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调查中发现个别场地不装配灭火器,有些救火器与其类型不匹配,甚至出现管理者将灭火器统一存放的现象,达不到消防的目的。
        消防办理滞后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他们往往不实行消防安全职责制,不制定各项消防安全办理制度,不建立燃气泄露报警装置等,如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办理,氧气、乙炔、民用液化石油天然气等的办理不能提前做到位,为以后施工安全带来威胁[2]。


        1.2.2消防安全管理不科学。
        管理者意识的淡薄造成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不合理、不科学。主要表现在制度管理不科学。比如,在建场地没有用电用火相关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也多为网上下载,有的甚至不适合该工地使用,或者制订了详细的制度,但并不责任到人,严格执行。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成为在建消防安全道路上的拦路虎。
        消防安全管理的不合理、不科学,还表现在施工人员管理不科学:管理者对工人使用不进行培训、监查。电焊工有可能只是略知皮毛,就进入工地实践,没有相印资格证书;监工、保安也多为年龄大的当地关系户,没经过专业培训,不会使用防火灭火设备,不了解相应政策、法规,不懂得电火使用知识等。
        1.2.3施工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工地工人是建筑行业的一线实践者,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建筑行业消防安全的命脉,然而工地工人却存在生活常识少,文化素质低等问题,他们不积极进行消防安全学习,消防安全意识差,生活用火用电随意。往往忽视管理制度,将照明和用电混乱,他们是在建工程消防安全隐患的主要受害者也是重要导火索之一。例如他们违规用火炉,冬季电炉使用经常不进行合理场地选择,经常出现人走一天电火不处理、插手机边听歌边施工、不与外界配合协作、没有大局意识等现象。另外他们大多不会运用救火器补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安排人员疏散,自防自救能力较差,是在建工程消防隐患的关键所在。
        2做好在建工程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要确实解决消防安全问题,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管理,做好日常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员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软实力;制定可行的防御制度、预防措施、责任到人、严格执行。才能尽可能地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2.1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小组
        有法律法规不去执行,法律法规就如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因此消防安全的建立,需要设立专门责任小组,建立长效机制,各司其职。例如:专人负责签订安全责任合同,有专人监督检查消防安全工作,有专业人员实施人员培训等。
        2.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工人入岗前要进行相关消防安全培训必要时进行基础测试,测试合理再进入场地施工。施工过程中,也要不间断地提倡工人学习相关电、火基础知识,了解施工工地材料的特性等,并配发相印证书。
        2.3完善管理制度
        实行制度先行责任制,用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教育人。形成上下统一,环环相扣的管理制度。例如:建立消防安全办理制度、用火用电制度;实行电焊工、气焊工持证上岗制度,并定期对该类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制度;完善施工场地管理制度等[4]。
        2.4科学选材、用材。
        由于现在住房室外结构多为钢结构,钢结构也因其自身特点越来越受建筑商亲睐,然而钢结构存在耐火性差的特点,于是环氧防火涂料以及新型防火材料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环保又具有防火性。工地多选用这类材料,将会更有利于保障人员安全。
        结语
        消防安全无小事,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从制度、管理、意识各方面提升加强,需要管理者、监督人员、施工工人齐心协力,提高意识,加强防护,及时消除问题根源,这样建筑行业才能为我们描绘更美好的蓝图,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云,张浩,弋俊楠.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6).
        [2]王毓兴.浅析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主要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85-186.
        [3]石洪涛,王霁.如何依据新消防法做好建设工程监管工作[J].山西建筑,2009(31).
        [4]明松涛.浅谈如何做好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