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要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韦向晖
[导读] 摘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岑溪市委员会党校  广西  543200
        摘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政策直接关系基层群众切身利益,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作风
        1 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广大基层党组织正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持续不断地在思想、制度、组织等方面强化党组织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线部队”,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与监督弱化。党支部是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力量源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引领、先导性工作。虽然当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正向基层党组织延伸,但不容忽视的是,基层党支部仍缺乏承担思想引领与监督的内生动力,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强壮“思想”骨方面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论学习与内部监督方面的工作制度与操作流程过于粗放,久而久之造成党支部的中心地位弱化。
        党支部思想作风建设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一套权责清晰、边界明确、目标具体、上下联通及前后协调的思想作风建设工作机制能够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有效落地。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机制不健全,在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方面仍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缺乏党支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诸如当前存在的培训教育不到位、考核评价不系统、科学激励不精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我国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难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
        基层党组织中党员先锋意识与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环节就是党员的官德修养与道德操守。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中的部分党员在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意识方面存在提升的空间,在组织与个体、整体与局部、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把握与权衡方面缺乏大局意识与核心意识。自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纪律提出明确的制度性要求以来,党内的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是,在基层党组织中仍旧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筑牢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创新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作用方面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结合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总要求,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体系与治理能力距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党的各项工作朝向纵深方向执行的推进者与践行者”的总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 基层党组织要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2.1 把握“服务大局”这一中心,把工作职能进行定位
        一方面,从工作内容上来看,基层党组织第一要务是从根本上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基层社会健康发展,而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一个没有发展途径的企业终将走向灭亡,给党组织带来的只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命运。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阶段,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应与整个基层社会相融合,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

如,在企业中,对于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问题上,企业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步形成了“抓党建从生产出发,抓生产从党建入手”的共识。
        另一方面,在基层党组织得到建设过程中,凝聚人心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社会要发展。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心齐,泰山移”。所以,凝聚人心,既是党组织履行党的宗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需要。比如,在企业改制上市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地位没有变。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任务没有变。这就要求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把凝聚人心作为首要任务。
        2.2 把握“强化功能”这一本质,使工作效果体现到位
        一方面,着眼特色化,以有效载体推进工作。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战线长、涉及面广,更重要的是党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80%的时间和精力投入20%的业余活动,势必得不偿失,因小失大。加快构建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文化载体,为实际工作增添新的参考依据与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着眼专业化,以领导能力带动工作。全面聚焦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促使党务干部队伍满足职业化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党务干部理论素养、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运用“铁标尺”严格按照政治标准进行人员选用,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交流轮岗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和充实基层党组织结构;增强对党员的培训力度,注重优化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知识专业结构,培养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作风正的基层党员,努力实现党员干部的全方面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依靠前有力的规章制度,达到对基层党务干部的激励与约束等目的。
        2.3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优选严管厚爱,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积极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对党员队伍,要严格管理,严把入口,始终把保证质量放在党员发展工作首位,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加强和改进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让每一名党员都在党组织这座熔炉中锤炼党性、发挥作用。二是把基层党组织人员培训常态化,通过“党校训、基地练、外派拓”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大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力度。从农村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选拔储备一批留得住、成长好、用得上的村级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库,实行“精准式”培训。四是推行基层党组织干部“职业化”管理,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日常管理、实绩考核、保障激励、能进能出等具体办法。五是大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真正把素质好、能力强、有水平的人选拔到基层组织干部岗位上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只要我们坚持基本方针,努力“以理论武装加强党建、以创新精神探索党建、以务实作风抓好党建”,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扎实实践,就能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秋娜.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13(02):224-225
        [2]李治国.浅谈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N].大同日报.2010,15(02):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