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吕开莲
[导读] 摘要:一直以来,以群众为单位的活动从未停止,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组织形式,因此,具有大众化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群众文化当作是对历史文化活动的延续,可以真正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
        资中县孟塘镇人民政府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一直以来,以群众为单位的活动从未停止,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组织形式,因此,具有大众化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群众文化当作是对历史文化活动的延续,可以真正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分析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组织活动的开展,希望可以为此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
        一、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任务和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灵魂和指路灯,策划在活动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确保活动的有序有效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将活动内部的各个环节按照内在的规律进行了科学布局和设计,将活动的节奏、任务的分布、机构的配备和衔接以及运作方式方法等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各部门按照设计职责有序运转,保证了活动整体的有序性。
        2、为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
        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在策划阶段设计完成的,同时也对各系统的工作步骤和运作原则进行了设定,确保了活动的各个参与单位在工作中始终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不会偏离目标。
        3、是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依据
        群众文化活动在策划阶段对活动中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设定,对各系统的职责、任务、分布等都做了周密的布置。操作单位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工作机构的一次设定,但二次设定必须以策划方案的设计为依据,不能有方向性的改动。
        4、为活动特色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创作空间
        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是活动策划的主要部分,为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提供了大量的特色理念。操作单位在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进行再创作,甚至最终成为有形的特色作品。
        二、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现状
        1、相关部门对于群众文化活动认识不到位
        当前制约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一些部门对此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并未将群众文化活动当作重要的战略任务,只是将其作为与经济建设不相关的任务,一些部门缺乏有效的长远机制。因此,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因为长期缺乏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导致许多地方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经费预算不足,地方政府经费有限就很难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因此,导致正常的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正常地开展。最严重的,一些地区都是需要群众自己出钱、出力购买运动的道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的积极性。
        2、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和网络的普及,社区的群众大部分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或者宁愿捧着手机和坐在电视电脑前。因此,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而且还有一部分群众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去,热情不高,这使得社区的文化站开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然,政府主管部门对一些民间社会文化团体经费补助不足,也是制约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3、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旺盛,这使得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馆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但是,从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开展的现状来看,群众对此热情不高,参与度低下。比如某县文化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歌唱比赛,就因为报名选手过少而取消了。而且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并未引入一些新型设备,由此也很难激起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三、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
        1、注重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文化活动一般都是大型活动,人民的参与度很高。在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时应该要注重对群众的服务质量,让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时能够有更加丰富的活动体验。例如临近“3.8妇女节”时举办一个节日活动,那么在策划和组织妇女节活动时,就需要筹备好活动期间的事宜,让群众有一个好的活动体验。策划方可以先预估参与活动的人数,再选定活动的场地,以及为活动准备的物品等,有条不紊地安排当天的活动事项。在活动前可以进行网络预热推送,让参与活动者有对活动的美好期待。在酬金方面,可以让群众自行集资,也可以招募一些相关企业的赞助。活动内容可以是女性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扩展知识领域,让广大妇女们生活得更加自信,更加美好;也可以举办征文比赛,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活跃性;还可以开展当下群众最喜欢的体验式活动,例如花艺、茶艺学习,提高审美情趣,刺绣体验,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活动后,策划方可用电子相册、网络推送等形式将活动的美好瞬间展示出来,让参与者回味的同时,总结提炼活动精神,让活动更有价值。策划方只有让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这样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会更高,有利于宣传新时代下的价值观。在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群众也能够更好地享受活动,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时代的变化,人们策划与组织群众活动的内容环节更加新颖,应要在活动的过程中给群众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将策划与组织群众的活动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之中,让活动的内容与环节更加系统具体。
        2、融合传统节日,提高群众获得感
        将群众文化活动与延续多年的传统节日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扬传统节日中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内涵,丰富和陶冶群众的情操。在融合传统节日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集聚。人们可以在传统节日时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将传统习俗和新时代相结合,让传统节日不断地注入新时代的内涵,历久弥新的停驻在群众心中。例如在端午节时,人们不仅可以策划赛龙舟,包粽子之类的比赛,还可以组织有关纪念屈原的主题活动。在策划筹备活动时可以加入屈原诗词朗诵,屈原生平介绍,纪念屈原征文等活动。在活动期间,还可以在各种媒体上做有关活动的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人们还可以联系一些绘画艺术工作室,画一些有关屈原的故事和屈原文章中表现的故事,比如《山鬼》中所蕴含的故事,表现屈原不得君王赏识的苦闷,让群众更加了解屈原,了解屈原背后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元宵节之时所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元宵节的节日活动场面也是十分浩大的,所以在策划活动内容时,可以在原本的赏灯习俗上添加迎合群众文化趣味的内容,让活动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传统的元宵习俗是与赏灯有关的,人们在策划活动时可以在宣传灯笼的渊源和灯笼的做法。人们还可以将“花灯”作为活动主题,寻找花灯故事,让活动更加具有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与传统记忆的寄托,对人民群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节日的仪式感逐渐下降。将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群众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增强节日活动的仪式感。在增强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时融入新时代的精神与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和策划,必须要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地优化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充分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活动,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有效推动群众文化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幸福度。
        参考文献:
        [1]贾丽娜.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及创意发展问题解析[J].才智,2016(10).
        [2]汪菲,黄晓玲.基于城市居民创意感知的创意产业区发展促进研究[J].管理世界,2015(7).
        [3]尹增慧.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神州,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