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彭曼婷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彭曼婷
[导读] 摘要:为了降低建筑工程的管理难度,一定要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分析,不断应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创新模式管理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510030
        摘要:为了降低建筑工程的管理难度,一定要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分析,不断应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创新模式管理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建筑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并通过三个方面的应用来加强创新模式应用的思考,最后将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增强创新模式与建筑工程管理结合有效性,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网络信息技术
        引言
        我国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越来越多传统行业的结合,我国建筑工程与创新模式管理的结合是当前重要的创新举措,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通信设备与项目的工程管理有效地结合,不断地加强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储存,保证信息管理系统更加稳定,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但目前的工程管理水平与网络信息结合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的效果。
        1在建筑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1.1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规划效率
        建筑管理与创新模式有效结合是当前建筑行业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一定要通过有效的创新模式管理模式来提升整体的规划效率,而不断的应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让整个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有效地结合,加强项目管理和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原本的信息变得更加简洁。对多元化的数据进行控制,使管理达到基本的要求。当前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施工要求,一定要加强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应用,减弱环境和施工条件改变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在传统的技术手段下很难对建筑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管控,但在使用创新模式管理后能对其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通过有序地对各个环节的加强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性。
        1.2有效规避信息风险
        建筑管理涉及到多元化的信息,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把控依旧很难,施工时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反馈分析,就会出现信息风险,也会给建筑行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在传统的信息管理过程中,人工进行管理方式耗时耗力,也容易产生大量的成本,支出信息的准确性难以把控。而应用创新模式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应用中也克服了多样的困难,促进信息传输的效率更加快速,同时对信息的高速共享和交流,规避信息风险,使信息质量和创新模式明显地提升。随着施工现场的情况持续更新,施工现场有任何需求和任何问题都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使现场工作更加顺利。
        2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创新模式的有效应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是在静止的地面上进行施工,在完成工作时其稳定性和全面性的要求比较高,在后期施工投入使用后也能够不断地增强工程的把控,实现建筑质量的安全。通过将建筑工程管理和创新模式的有效结合,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也能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在建筑管理时一定要通过有效的预测方案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加大制定策略对管理中会涉及到的创新模式管理进行利用,保证每一个方案科学合理,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质量,增强建筑的使用效果。此外,工程建筑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在同一位置进行生产和加工,这对施工者和使用者来说约束性较强,所以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用先进的创新模式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把控,采用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使施工质量明显提升。
        2.2创新模式管理在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如果没有控制好施工进度则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创新模式管理的使用让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把控,不断地通过优化升级推动建筑的现代化发展。

创新模式的应用也能够增强建筑行业的竞争力,让各个单位在建筑市场上发挥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的信息,相关的工程监理部门也能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系统的把控,实时地了解建筑的状态,如果出现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这种更加有效的控制方法能够帮助相关的建筑管理部门制定出科学的资源配置方案,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系统。同时,施工过程中会有多元化的管理信息像选材、设备、施工技术和竣工验收等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质量,所以通过创新模式管理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加强资料的记录和存档便于今后的经验总结也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效率提升。
        2.3创新模式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施工信息和数据需要通过多方的建筑参与者进行共享,如果对这些信息和任务密切关注,就能提高其管理效果,所以一定要重视对建筑信息共享方面的应用,让各个工程参与者都明确当前信息的实际性。在不同的危险程度下应该将施工活动的范围灵活的展出,避免出现不当操作引发安全事故。不断地加强各个区域和施工工序的行为禁止出现站人、堆载、停放机械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掌握建筑工程的目前状态,同时加强技术管理不断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各个施工部门通过有效的管理平台中实现信息数据的分析,高效的灵活的处理方式能够实现信息的动态调整,也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提出灵活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施工管理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3提高网络创新模式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3.1转变管理思想
        对于当前提升网络创新模式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一定要转变管理思想,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网络创新模式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网络信息构建,通过局域网将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覆盖,同时也要实现自动化办公,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更好地对财务系统、管理系统、招投标系统等进行系统的构建,同时不同的系统进行无缝的对接,加强管理效果,让系统更加统一。此外在进行创新模式管理过程中也要对管理结果进行定期验收,不断地吸收其他企业和其他国家的行业先进经验,让创新模式管理与建筑工程管理有效结合,加强各个环节的管控,这样才能够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2提升进度管理和质量
        企业在应用创新模式管理时,应当加强创新模式管理的更新,不断应用行业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实现对工程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按照相关的技术和对工程的项目要求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断地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优化,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稳定创新模式管理。做到合理应用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施工时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施工结果,在管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信息,也引发技术难度增高。不断地利用质量管理软件来提高处理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通过不断地加强数据处理进行动态管理。此外,创新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存在地域差异,要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情况来进行软件的开发,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项目管理与动态调整相结合能够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地修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后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与创新模式管理相结合,让整个工程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网络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建筑管理需求进行设定,通过研发新型的设计技术软件来促进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融入其中,不断的保证施工安全和工作效率,提高应用范围打破局限,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建筑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04):170+172.
        [2]李箕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门窗,2019 (23):54.
        [3]刘文涛.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 167.
        [4]康承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 (31):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