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源局
摘要: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乡村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其可优化乡村景观,促进乡村经济进步,充分发挥规模效益的优势,从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休闲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现如今,乡村休闲旅游拥有了较大的消费群体,政府有关部门也下发了多份文件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建设与发展。而我国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拉动内需。未来,乡村旅游休闲市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休闲旅游也将成为全域旅游中的关键部分,二者的关系尤为密切。
1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休闲旅游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应具备如下五个基本要素:其一,美化乡村环境,保证村容村貌的整洁性;其二,改善乡村生活,大力扶持特色农业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与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其三,创建乡村文化,弘扬生态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其四,调整乡村布局,以生态规划为核心,调整乡村建设布局与产业结构;其五,完善乡村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的生态保障机制。
在发展美丽乡村时,农村特色产业化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产业化的基础上促进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再者,美丽乡村的构建也完善了农民素质培养,相关部门采取多元的培训方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美丽乡村视域下,更加重视农民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其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可以说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并且也明确了农村休闲旅游规划的要求。在农村休闲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只有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可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充分展现出对农村生态及人文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若想推动农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就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山水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在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展现农村休闲旅游的特色,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丰富游客的视觉感受。再者,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推动农村长期稳定发展。而农村休闲旅游规划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从上可以看出,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休闲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建设部门需结合农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制定科学的规划策略。
2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
2.1村庄发展中特色产业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初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后期发展能力明显下降。很多村庄依然主推传统农业,集体经济水平较低。再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部分领导为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效益,并未重视资金与智力支持,也没有积极引导农民,市场意识薄弱,虽然初期成果较为理想,但后续建设明显落后。
2.2忽视传统文化建设
传统民俗文化是集体智慧的体现,这也展现了当地的民俗民风,烘托出民族特征。民族文化载体不足使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中面临着断代的问题。乡村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且活动形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农村文化特色挖掘有待完善,部分优秀的民间意识并未得以及时地保护,最终导致农村优秀文化项目数量有限,乡村文化难以继承与创新。
2.3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如今,农民的增收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需求,很多乡村道路建设水平较低,道路不够宽敞,交通设施陈旧落后,这既阻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削弱了外地市民到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4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为扩大耕地面积,农民采用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等方式,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引入了工业项目,这同样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3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3.1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键,尽管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限,部分乡村的卫生条件较差。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筑单位可于非法农田区域建设停车场,确保道路畅通,且在路面设置照明设施和景观指示牌,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水源,设置专门的垃圾摆放区域,并做好定期清理工作,完善垃圾分类。在景点入口位置咨询和接待点,设置多种便民设施,组织服务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或者也可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医疗和金融服务,以此推动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
3.2兼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独具特色的自然、民俗和历史资源对城市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这也是乡村旅游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部分地区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出现了过度开发的问题,虽然促进了经济进步,但是破坏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此,政府部门和景区的经营者应积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各地政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大力保护景区的资源和设施,禁止乱砍滥伐,不可使用现代技术处理古代文物。如游客恶意破坏经典资源,则需严肃处理。再者,还要对景区的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使其正确认识景观资源的价值,增强其资源保护意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建设龙头企业,丰富休闲旅游的内涵
在农村休闲旅游行业运行的过程中,各地需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建设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向前。在发展中要全面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及历史文化特色,不断丰富休闲旅游业的内涵,摆脱依靠旅游行业发展的固化思维,以更加广阔的视角规划全局,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与观光、探险等丰富多彩户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将旅游行业打造为吃、住、行、娱、购、游一体化的综合型产业,做到工、农、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使每一个环节均可吸引大量的游客,最终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再者,还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且大力推动城乡旅游业规模化和一体化发展,从而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网络。
4结语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扩大产业链条,从而促进乡村服务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乡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乡村旅游也可有效地推动城乡人员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文化振兴视角下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内在需求[J]. 吕蕾莉.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3]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 李志龙.地理研究.2019(03)
[4]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的生态化建设——以阿坝州为例[J]. 何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5]乡村文化建设的四维建构与振兴策略——基于贵州的典型经验[J]. 刘洋,肖远平.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