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石聪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石聪
[导读] 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排出煤矿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提供足够的O2,满足工人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  贵州分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排出煤矿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提供足够的O2,满足工人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若矿井通风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引发严重的通风安全事故。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矿井的救援带来巨大的困难,还会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这是由于通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煤矿井下有害有毒气体的浓度会急剧升高。因此,保证矿井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煤矿的通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这些措施的针对性,首先需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引言
        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结合井工煤矿的发展来看,煤矿安全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并对通风事故进行有效的防治,避免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以及通风事故防治过程中,要注重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做好把握和分析,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地符合煤矿开采的实际需要。
        1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很多煤矿企业出现了违规行为。为了提高出煤量,部分瓦斯矿井加快了回采的速度,导致瓦斯大量逸出,引发严重的通风安全事故。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关规范,但是在实施时却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在实际开采时,很多煤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规开采不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此外,很多煤矿企业对通风安全监测设备的投入较少,不少监测设备已经超期运行,很难起到有效的监测作用。为了节约成本,煤矿企业对上述情况视而不见,认为安全设备的投入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对矿井通风中一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缺乏有效的监测,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1.2缺乏对通风管理的有效重视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对井工煤矿通风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在通风管理工作中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这导致通风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缺乏对通风管理的有效重视,可能导致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造成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使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违规指挥、违章作业的问题;也有可能造成相关工作人员责任性不强,对工作敷衍了事、未能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从而引发了通风安全事故,给煤矿开采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问题。
        1.3地质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在煤矿工作面开采时,地质条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区域进行了勘探,但不能确保勘探结果的准确性,这导致开采时容易出现瓦斯涌出异常的问题。中国煤层的地质条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由于政策原因,很多地区即使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条件,煤矿生产活动仍在进行。要想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必须保证开采设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即使设计安全,在开采时很多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这给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预防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在工作面回采时还需要采用一些物探方法获得准确的地质构造情况。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措施分析
        针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问题以及通风事故,在进行防治过程中,要把握、分析好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做好针对性的应对和管理,以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关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2.1加强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由于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很难通过肉眼直接判断,这导致很多矿工对通风安全事故缺乏相应的认识,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

为了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应该定期对矿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安全培训的效果,在培训结束后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查。对于考查不合格的矿工,予以相应的处罚,并要求其重新学习。培训的关键是增强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只有矿工自己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才能从本质上保证不违规操作,有效避免生产中出现的安全突发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矿工需要培训,煤矿的相关负责人也应该积极参加安全培训。
        2.2制定通风安全管理目标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防治过程中,要注重制定通风安全管理目标,结合目标进行办事,从而对通风事故进行有效防治,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事故发生,保证生产安全性。在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强化通风管理的重要性,提升人员的重视程度。这一过程中,结合矿井的抗风险能力,对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并对员工做好考核工作,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同时,加强绩效考核,采取有效的奖惩机制,以保证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3优化及完善通风系统
        无论是何种系统,都必须及时的对系统进行维修操作以及更新换代,才能够保证其发挥应有作用,而地下矿井内部琐碎的通风系统也是如此。通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地下矿井通风系统当中,从而形成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的通风性,这样才能够保证采矿区域内部的通风安全,进一步的保障地下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如果空间区域内部具备较为复杂的地形地势结构,还必须针对性的优化以及完善通风系统,从而保证通风管理更为稳定,更为安全。
        2.4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专业素养
        煤矿生产活动是依靠人来完成的,而专业人才的作用是保证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对于通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矿工很难区别对待并进行判断,这导致很难有效地预防通风安全事故。只有拥有专业的人才,才能根据表现的异常现象找出相应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避免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矿井生产环境比较差,且煤矿开采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很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来此工作,煤矿企业可以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人才。
        2.5做好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想要在采矿区内部进行工作,需要保障通风性与安全性,因为采矿工作在地底进行作业,地形地势条件过于复杂,同时容易出现突发事故,这就意味着作为一项较高危险性的工作,要求采矿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信心以及耐心,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采矿经验以及工作技术,心理素质必须足够过硬,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应对地下各种突发状况,从而及时的发现通风系统所出现的故障,并进行解决,以减少采矿区域出现通风事故。然而如今大多数的矿井企业因为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通风体系,也没有较为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其中进行研测,这就导致了各个采矿区域当中,可能会存在众多通风安全问题。因此各区域必须根据有关的通风系统管理需求,而配备有关的通风系统设备,对矿井内部的气体成分进行测量,以保证通风及排风同时运行。
        结束语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和通风事故防治过程中,要注重对事故产生的问题和原因做好把握,从而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事故和问题的产生。这一过程中,结合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培训工作、设备更新换代等,提升煤矿通风设备的性能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煤矿开采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娜.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0(03):115-116.
        [2]狄东辉.煤矿矿井通风安全隐患与改进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9(11):171-172.
        [3]龚占亮.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10):194-196.
        [4]王伟.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9(10):52-53.
        [5]许文军.浅谈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J].科技风,2018(25):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