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通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介绍了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应用现状、发展前景等,可以看出该技术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BPLC;载波通信;OFDM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low voltage powered-line broadband carrier communication.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echnology has a very broad market prospect.
Keywords:BPLC;carrier communication;OFDM
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BPLC,下同),是利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进行语音或者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BPLC是将装载有信息的高频信号加载于电流,然后利用电力线传输,接收信息的MODEM再把高频信号从电流中分离出来,并传送到电力线宽带用户终端。该技术不需要重新布线,在现有低压电力线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等诸多业务的同时承载,目前该技术凭借其基于电力线传输信号,无需额外布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智能电网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智慧城市物联系统、智慧建筑及智慧小区底层通信方式的首选。
1 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低压载波通信主要应用在380/220V的用户自动抄表系统中,但随着电力通信网实际应用试点的不断增加,对通信容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该需求,电力线载波通信也在不断的变革求新中发展[1]。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的宽带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将低压自动集抄系统通道中时变特性、人为噪声和非人为噪声、阻抗和衰减等的影响降低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而且其功能特点还包括自动组网功能、自动中继功能和支持远程升级功能等,且在技术上以上的诸多功能特点都已趋于成熟,为下一步BPCL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2]。
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20年底国网系统内的智能设备将实现双向智能化,现有的电表将面临诸多问题:(1)从非载波式电能表向载波式电能表的升级问题;(2)从单向智能表向双向智能表的升级问题;(3)从窄带载波通信向宽带载波通信的升级问题。
因此,BPCL通信技术在电能计量、物联网和更高效的数据通信等领域将大有可为。
2 发展前景展望
近年来,国网公司持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为支撑新一代营销业务宽带化、互动化和信息化的目标,预计国网公司将进一步开展低压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BPLC的实际应用试点。
而在技术方面,基于大数据的采集智能运维技术、广域无线通信技术在多表集抄应用、智慧城市水、电、气、热集抄的物联网技术研究等技术热点逐渐清晰,将引领今后几年行业发展的大方向。预计未来BPLC技术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发展:
(1)电力生产领域的应用
鉴于窄带载波通信速度慢、信道容量小、抄读成功率低和工程维护量大等的影响,诸多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电力系统对低压数据采集实时性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OFDM的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正逐渐成为当前低压载波通信技术的主流方向。利用BPLC技术,可突破当前通信通道的传输瓶颈,良好的通信能力能够实现大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从而保证了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BPLC以其既有线路、低成本、免安装维护的特点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用电管理、能效管理和智能家庭互联等,同时还可以使得发电、供电企业及时获取重要数据,实现按需生产、按需采购的目的,将有力支撑电力市场化交易,促进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
(2)“四表”集抄的应用
所谓“四表”指的是水、电、天然气、热力表,“四表”集抄指的是实现对上述四种能源计量表进行集中抄表的信息采集模式,目的是为了减少各个能源公司分散管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提高用户的服务水平。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表”集抄的建设将有效提高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和热力公司的能源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使得居民在水、电、天燃气和热力表等能源使用消费上享受到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3)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由于BPLC融合了电网、计量、通信和大数据分析等诸多技术方向,是物联网在能源和公共事业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智能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BPLC技术在新型智能计量设备、远程智能操纵控制、能源和公用事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等方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白、黑色家用电器远程和本地应用的交互控制。
3 结束语
伴随着BPLC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增加的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实际应用的不断接入,该技术以其所独有的技术优势,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得到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胡江,樊明哲.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7,015(019):30-31
[2]王英男,甄岩,张翼英,欧清海.物联网技术在电网灾备中心的应用[J].供用电,2014年第8期
作者简介:
曹连彬,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调度工作,研究方向:通信调度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