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2
摘要:虽然我国现阶段逐渐开始步入经济建设革新阶段,然而经济建设效率依然处于高速状态,而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以及建设数量的日渐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传统的施工管理体系以及生产安全管理策略早已无法达到先进建筑工程项目正常施工的标准要求,所以,虽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生产展开探究与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控制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在这种形势下,施工工人应该学会如何辨别危险源、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升工人的人身安全性,进而促使建筑行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提升。
1.危险源识别与方法
1.1危险源的辨别
顾名思义,危险源主要是指会对人身、物体造成危险的源头。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当中,危险源以各种形式存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对施工工人、财产以及工作环境造成破坏的因素统称为危险源。构成危险源的要素有很多种,首先就是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危害以及造成损失的程度,其次是危险源在工地存在的条件,最后就是产生危险源的原因。通过对建筑施工事故的总结以及实地考察,施工现场主要存在的为危险源包括火灾、触点、高空坠物、坍塌、爆炸、机械故障等等。在进行施工之前,专业人员应该对以上会产生危险源的条件进行逐一排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危险源的识别是安全管理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对危险进行排查的过程,在此环节中,需要对产生危险源的原因进行了解并进行解决。危险源识别的工作主要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危险进行查找,明确这些危险是否会对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是否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并且在日后的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防范,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1.2直观检测法
在大多数建筑施工团队的现场都会配备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求这一类人员的工作经验丰富,同时还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排查时,安全管理人员会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以及对以往事故案例的分析对可能产生危险源的地点、设备进行逐一排查,并通过记录对于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判断,准确的查找出危险性最高的危险源。这种方法被称为直观检测法。
1.3系统安全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主要是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系统进行分析,最终识别危险源。该方法相对于直观检测法来说,具有更强的准确性,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法具有更加科学、可靠的特性,但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方法应用比价困难复杂,所以直观检测法在施工管理中流行的更加广泛。
2.建筑施工安全危险源控制方法
2.1分级控制危险源
一般情况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会将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等级划分,所以也需要对危险源等级进行划分。对于那些危险程度、发生概率较低的危险源,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危险源的动态与发展趋势,将其控制在相应标准范围内,降低不良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对于那些危险程度、事故发生概率中等的危险源,因为这部分危险源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产生不仅会对施工现场技术、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对后续施工工作顺利开展造成极大的困扰。所以,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应急方案,对这些危险源控制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加强危险源的掌控力度。在不良事故问题发生后需要疏散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保护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要组织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达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化、科学化的抢救,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危险程度、发生概率较高的危险源,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危险源的排查、整理、分析工作,并且对这类危险源进行全面化、跟踪性的监控,对其发展动态进行严密监视。
2.2强化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
对以往众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进行分析,很多事故发生都是因为施工现场人员没有树立良好的安全控制意识,不能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开展岗位工作,施工中存在较多的违规性操作,他们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施工人员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受害人员,所以在施工人员施工工作开展前,建筑企业需要对全部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安全控制意识,让他们在施工中可以自觉地对岗位行位进行约束和规范。特别是那些高空作业技术人员,因为高空作业本身危险性就较高,是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施工项目。施工工作中技术人员必须要穿戴防护工具,并且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标准性。如果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发现技术人员存在违规操作,必须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得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安全事故对他们的威胁性,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对保护他们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安全、规范操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培训,要求每一名施工技术人员都可以掌握一定的危险源识别方法,使得每一名施工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危险源识别、控制工作中去,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2.3加强危险源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而采用的多种方法,以及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降低、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方面对突发事件产生要以预防为主,对突发事件产生需要进行预测。第二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事故发生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避免错误事故抢救的最佳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和准备阶段就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突发事故应急防范,并且针对事故应急方案进行演练,从而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在突发事故发生后整个施工队伍都可以从容面对而不会自乱阵脚。
2.4加强临边防护安全管理
加强临边防护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好多高空坠落多是由于临边防护不到位造成的。钢管的搭设和密目网的挂网,都必须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来施工;防护栏一定要有三道栏和栏杆柱构成。在临边防护的构筑上要注意杆离地面的距离,上杆离地面1.2米左右,中杆离地面0.6米左右,下杆离地面在0.2米左右,同时,也要保证横杆的长度不小于2米。
结语
危险源辨识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部分。是风险控制策划、实施运行、监督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条件。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为风险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目前我国的风险源便是还存在着没有抓住重点、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了相应的危险源控制方法,这样能够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取得良好的成果,从根本上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玉华.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方法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5(7):382-385.
[2]孙富达.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方法探究[J].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4:1-56.
[3]郭秀红.浅析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和处理的对策[J].建筑安全,2017(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