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李秋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这种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居民和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这种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居民和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水利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甚至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存在的问题,将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旨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一般来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的建筑工人必须加强软土地基土壤科学深入探索和信息收集,在软土地基建筑,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选择软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强烈针对性适当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和手段,提高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性。软土地基主要由粘土、砂土、粉质土等颗粒大、孔隙大、渗透性差的有机土组成。与其他硬地基相比,软土地基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软土地基具有强大的触变性,主要反映在软土地基的事实不能承受很大的重量,和整体稳定的图像前破坏将直接改变成流动状态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大量负载。其次,软土地基的实际渗透性较差。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排水固结方法,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此外,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软土地基的实际结算与可接受的压缩系数成比例关系,当有一定的软土地基的垂直压力,影响后续压缩变形的软土地基可以增加多个水平,因此土壤变形,建在软土地基工程学科不均匀沉降和结构损伤。最后,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性较大。存在于软土地基土颗粒的密度差异大,不同粒子的软土地基的能力,并使其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性的过程中不均匀沉降特性,显示在水利工程,使工程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甚至造成身体伤害的工程结构。软土地基实际沉降速率快。当软土地基承受较大工程荷载时,沉降速度的增长将越来越大。
        2 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因素
        2.1 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
        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重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有需要严格遵循的标准和要求,软土地基的实施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而不是一般的要求来处理软土地基。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结合各种因素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处理。
        2.2 水利工程的工期要求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各施工环节的规定和要求,而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的进度,这对整个工程的预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避免工期延误,减少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与工程施工进度相结合。因此,施工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会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限制的。
        3 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某水利工程中,发现前墙倾斜前倾,四周基础均出现沉降。因此,为了减少损失,可以采用以下技术进行处理。
        3.1 软土地基处理的换土技术
        换土技术本质上是用一种更稳定、更轻盈的材料来替代软土层。这种技术只适用于厚度为2-3厘米的软土层,由于透水性增加,易压缩和压实的材料被取代。卵石等材料能较好地解决软土地基沉降问题,大大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同时对软土排水、减少膨胀和收缩都有一定的作用。为了保持更换后的软土地基的高承载力,提高更换后的承载层承载力,有必要对更换后的地基进行加固。同样,它也能保证其优异的稳定性和抗变化性。在选择材料时,除了根据施工环境进行选择外,尽量选择抗压强度和压实强度高的材料,如碎石、碎石等。另外,还需要准备渗透性好的材料,当填充物有空隙时,可以及时排水,防止软土冻胀,促进凝结。

在软土地基置换过程中,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以保证置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1)更换土壤的适当材料。在选材时,除了避免使用软岩等材料外,这些材料质地较软,不适合土壤置换。此外,应结合当地施工环境,尽量选用渗透性好、硬度强的材料。
        (2)土壤置换前的准备工作。更换土壤前,除除去软土坑的表层土和水分外,还应清除软土中的各种杂质。另外,使用的换土材料要搅拌均匀,铺好路面,保证以后使用。
        (3)软土置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更换软土之前,应确定更换过程。施工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外,按工序操作。确保材料是平的,这样在层之间就会有一些位移。在填筑过程中,要保证每一层都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并及时安排,防止淤泥的产生。
        3.2 软土地基处理的固结技术
        采用的固结技术主要是化学固结技术,可分为混合、灌浆和灌浆三种方法。软土地基采用水泥和石灰的混合物进行填充,因为这种混合物可以很好地粘结软土地基。同时能够满足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沉降速率的要求,对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3.3 软土地基处理的深层水泥搅拌技术
        在所有的软土置换技术中,深层水泥搅拌技术最为常见,其操作相对简单,可以满足大多数软土硬度施工项目的要求。这种方法在粉土、粉土等软土置换中较为常见,它主要是通过搅拌机搅拌水泥和软土,起到水泥固化作用,以达到提高软土强度的目的。
        3.4 软土地基处理的旋喷技术
        旋转喷淋技术可以很好地对软土地基进行整体加固。它主要利用旋转射流机的操作来生产旋转射流柱,用于固化。并通过连续桩和连续墙的形成,较好地实现了软土地基的水分渗透。喷口柱由高压喷射水泥和软土混合而成,使其快速固化。与其他技术相比,旋喷技术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压缩性,这是其快速加固的主要原因。其缺点是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软土混合不好,在使用中应避免使用。
        3.5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其它两类技术
        软土地基处理的常见的还有两类技术:排水固结技术和振动水冲击技术。其中,排水固结技术能够加强软土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它是利用了排水设备来排除软土中的水分。振动水冲击技术则是利用了沙石等硬度较高的材料将其导入事先钻好的孔中,并夯实地基。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建造质量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而软土地基的科学处理和有效防护更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重中之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在对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进行周密勘察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科学把握,找到相应的技术突破点,坚持质量第一和安全至上的基本原则,在把握软土地基危害的前提下,依照现有的水泥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并不断创新施工工艺,为保障水利工程建造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薇.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水利建设,2019(16):293-294.
        [2]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2):78-80.
        [3]李万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9(15):71-72,84.
        [4]汪晓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探索和实践——以安徽省繁昌县综合工业园河沿山泵站扩建工程为例[J].科学技术创新,2018(17):85~86.
        作者简介:
        李秋爽,女,身份证号码:2302041982****XXXX,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