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蓉橙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相应增加。然而,水利工程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体。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护坡的施工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不仅有防洪淹没的功能,而且可以美化环境,此外,使用生态护坡可以进行密切接触和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从而促进长期健康稳定的生态护坡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都属于农业大国,而正因如此,水利工程备受关注。古时而言,水利灌溉是极为重要的灌溉手段,除此之外,运河的修建更是使交通更为便利。但凡事有两面性,水利工程一方面令人们生活更为便利,一方面使河道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系列的破坏。这令人们对河道生态更加重视,因此后续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有意识地对河道生态进行保护。
1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
1.1河流生态护坡工程的防洪功能
近年来,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更严重,河流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仅要处理工程建设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河流生态护坡工程施工技术间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未来将广泛使用一段时间。运用河流生态护坡技术的建设项目可以发挥许多明显的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还可以根据水系统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保持水利工程内部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河流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正是因为目前的护坡工程主要以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为基础,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发利用生态护坡技术施工的工程特性。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逐步实现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自然功能。这是一个符合现有工程建设的新概念。通过建立小生态圈,使河流植物与护坡植物能够和谐共存,既符合原生态理念,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
1.3河流生态护坡工程材料选择
通常,生态护坡材料应该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即生态护坡通常是通过种植树木和草生长等,这也反映了生态护坡环境保护的特点,因为地上种植植物后,植物根系可以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通过生态护坡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在生态护坡的建设中,相关人员应考虑护坡植物的品种和各种植物之间的平衡,合理搭配各种植物。
2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升。因此,我国在生态化建设与绿色发展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此外,社会对生态化建设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房屋以及水利工程等多个方面的生态化建设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不再是一味地开发与利用,到现在更多的是对生态进行保护,这对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就施工过程而言,其材料的运用、工艺的选择,甚至方法的使用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一步步实施。只有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工程实施,才能使经济与环境均可受益。最后,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我国当下状况,虽然如今我国生态保护意识有所提升,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发展,但与其他发展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优化。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3.1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质制定网格结构规划,精心设计网格生态护坡,把植物种植网格正中心,构成具有综合效益的网格生态护坡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实际工程中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其具有的综合效益。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难度较高的技术,所以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同时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供观赏。然而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而言在适用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预算设计等,全面考虑护坡资金的可承受能力,结合不同时期的护坡发展状况优先选择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3.2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按照使用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划分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与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这两类种植方法都是使用率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相关特征,使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征完成对植被的加固,进而使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具有的防洪固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工单元固土种植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逐渐形成蜂窝状的结构,接着在蜂窝中填充其他植物或者是草皮,进而把土工材料的植物学与工程力学进行系统整合,在堤岸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加固作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是把植物种子与沙土放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这种网垫的高度与空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植物的根系能够透过网孔扎入到泥土中吸收营养快速成长,最后和网垫构成整体,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堤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3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实际上把水和肥料进行混合,使植物生长的平稳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护坡的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实现混凝土材料的最大化设置,选择合适比例的水域骨料,通过搅拌配制,使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在植被表面填充一层混凝土以后还需要再次覆盖混凝土,进而加快植物的生长,同时表层土自身具有降温作用,可以保持合适的温度,以便于使植物快速成长。在运用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过程中,需要挑选合适的保水材料,保水材料可以滋润土壤水源,为植物的成长带来足够的水分;然后添加一些肥料,为植物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3.4厚层基材喷薄技术
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厚层基材喷薄技术,将肥料、种子、土壤等充分混合,然后将其涂在支架表面。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攀附在支架上,等到植物长成后,既具有提升美观度的效果,还能形成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结语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综合工程,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同步、同时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凯浩,张静文.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9(1):29-31.
[2]颜志芳.河道生态护坡设计浅析[J/O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1):58-59.
[3]罗皓鹏.减少生态护坡过密种植对浅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安徽建筑,2018,24(03):287-288.
[4]李锐,黄永刚,胡筱敏.一种植入型生态护坡的制备工艺及施工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8):1201-1204.
[5]韩秀才.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9(4):23-25.
[6]陈娟.水利工程中的分析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69-70.
[7]李维.阐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文渊,2018(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