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恒晟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
摘要:BIM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技术交底环节,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介绍并对施工思路进行分析,而技术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建立起的模型对施工人员进行介绍,保证交底全面性和彻底程度。通过这项技术还能对施工的工艺进行优化,大幅度增强了施工的协调性,因此探究BIM技术在其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以及BIM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其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运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至今,我国建筑领域已经走在国际建筑企业的前列,建筑市场前景可观。然而,建筑行业仍旧存在劳动效率低下、资源消耗率较高、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BIM技术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同时,装配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和施工质量。BIM是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集成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工程设计方案转化为和实物相近的三维模型,同时纳入结构信息、质量信息、造价信息、材料信息等。工程各参建方可基于“BIM”平台实现工程协同管理。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不了解BIM技术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对装配式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尽论述。
1BIM技术的简单介绍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简称,可以将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详细信息以及施工进度和施工材料的应用等通过模型的方式构建出来,为工程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作业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便捷。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三维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和设计方案等部分进行高度模拟,大幅度提升了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并且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能够增强交底的全面性,保证各个部门和专业的人员能够通过密切配合在较大程度上增强施工的质量,进而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并为工程建设的进度提供保障。但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实际施工中需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2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施工质量,主要具有精准用料、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相关特点,是将传统的施工理念进行转变所采取的全新建筑思想和管控方法,并以此来打造高效的建筑规划目标,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其中,综合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出现,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钢结构混凝土等方面所具有的抗震等性能,其也对装配式体系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有效的优化。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建筑工程的困难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在建筑领域三维模拟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在企业竞标、施工以及具体的管理等过程当中,对施工效果动画制作中所产生的差距进行了简化。我国目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当中,主要采用BIM可视化模拟技术。其具有着逼真的3D动态效果,可以更加直观地为人们展示施工方案,与原本平面静止的施工设计方式相比,具有更加高效和便捷的特点。而且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使其在原本三维立体造型的基础上,实现了三维空间模拟运动,而且所建立起来的计算方法手段已经逐渐提升到了三维真实仿真技术效果。随着VR技术在建筑领域当中的应用,对BIM技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将相关施工信息的数据模型进行集成,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建筑功能的主要特性,以3D的可视化模拟将施工效果进行有效的展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对其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相比于传统建筑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且重要性更强,尤其是在这种建筑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设计方案和规划的要求相对更高,如果设计图纸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就会对构件的安装环节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如果构件规格和实际施工差距较大还需要返厂重建,极大地浪费了施工材料,也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此类建筑的设计阶段相关人员需要保证设计图纸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将构件的重要连接部位的误差需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标准,而BIM技术能够凭借自身的应用优势达到模拟施工阶段的具体细节,然后通过建立起标准可视化模型,能够为设计人员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目的。在建筑模型建设完成之后可以对每个构件的规格和应用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相关技术对安装和施工环节进行模拟,能够从最细小的标准体系对其存在的漏洞进行改进,然后根据实际模拟的情境对连接方式进行调节。
3.2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动态化全方位管理
BIM技术能够通过自身的相关功能实现动态化全方位管理施工场地的目标,因为BIM技术能够借助相关的数据信息建立与施工对象的联系,这种联系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传达到相关设备中,BIM技术通过这些设备中的信息合成实际施工的三维模型,为相关工作人员定期监督施工进度提供直观的信息。除此之外BIM技术还能够通过动态化全方位的管理计算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为企业节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提供帮助。
3.3在构件管控方面的应用
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关系着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装配式工程可充分地利用BIM技术以及RFID技术。RFID技术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的缩写,通过RFID技术能够有效传递工程中构件的生产信息,同时将相关信息整合在BIM技术平台中,最终达到提高装配式工程构件管控水平的目的,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追溯构件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的全过程。在技术的支撑下,施工全过程都可在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管下将构件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等写入RFID标签后,可根据BIM技术或者现场图纸判断构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尽快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堆放对于劳动力的消耗以及施工效率的影响尤其突出,利用RFID技术+BIM技术,施工人员可在构件出厂后合理安排堆放位置,以缩短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运送距离。
3.4在材料供应方面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体量大,材料消耗量也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交叉施工情况,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下,会出现材料供应不足、材料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问题。利用BIM技术能够对各个施工阶段、施工作业面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整合施工进度管理、材料库存清点,计算出材料在现场的实际消耗情况,可动态地调整材料供应计划,保障材料的有效供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综合判断材料消耗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评价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通过对工艺及现场管理方法的调整,达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约成本的目的。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施工阶段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从而为建筑企业节省较多的投入资金,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这一优势并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捷程度。通过上述过程中对于BIM技术的简单介绍以及在其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案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起到优化的作用,能够在施工之前对其进行模拟保证不会与设计图纸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敬耀辉,杨丹萍,施航.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02):154-155.
[2]薛国龙.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20(04):18-19.
[3]周文.探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