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琰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开始探究,剖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研究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合理的改善作用,促进建筑业稳定持续发展。
        广东茂冠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从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开始探究,剖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研究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合理的改善作用,促进建筑业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出现;改进策略
        引言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该将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保证施工质量与人们的需求相符,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所谓的建筑质量工程管理,就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在工程施工开始前,应该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工作人员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确保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勘测工作结束后,还要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审核,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各项数据信息确认无误后,设计人员应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对工程建筑进行规划设计 [1]。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建筑面积、所选建筑材料、施工高度以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在此基础上,绘制施工图纸,并由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审核,根据现实情况,对图纸进行调整和修改,施工方案确定之后进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和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结束后,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从而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2、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中常见的不足
        2.1 施工方缺少妥善管理
        施工方负责建筑项目任务的规划、原材料购置、项目实施等多种主要任务,关系到建筑项目的基础质量,但许多施工方均多多少少有管理问题,对现场施工环节缺乏妥善管理。一方面,施工阶段所要的监督制度不健全,比如缺少项目质量标准,缺少施工者岗位职责标准,缺少建筑项目常见质量缺陷的相关解决方法,或者缺少有关项目质量缺陷责任主体的奖罚条例等,这些不健全的监管制度仅仅会令施工者更加消极懈怠,不注重建筑项目质量问题;另一方面,缺少具体的施工环节质量问题预防策略,质量问题预防策略的确定使建筑质量缺陷不能掩盖,进而必须通过科学的措施来处理,防止进一步扩大质量问题。但实际上,在施工过程产生质量缺陷时,无技术人员立刻对质量缺陷进行技术指标,进而造成无人找出问题或者无人关注问题的后果,最后只会影响建筑结构质量。
        2.2 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目前来看,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压缩施工成本,会购买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当这些材料投入施工后,势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另外,施工企业忽略了施工材料的管理,入场的材料随意堆放,没有根据材料的属性做好相应的管理,以至于许多材料未经使用就发生质变。
        2.3 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水平低下
        在建筑工程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低下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并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障碍。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管理人员思想落后,且较为僵化,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也没有积极运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工艺,反而认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用,会增加施工成本,得不偿失。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的改进措施
        3.1 提升工程进度管理
        为保证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工程按期顺利的完成。施工方就要对其中包含的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良好的统计分析,加强工程进度的管理,保证施工工程在的工期得到竣工。

这样企业的整体效益与经济就会得到良好的保障,而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进度管理影响着工程实际工期的长短,同样也对工程的质量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只有循序渐进的进行工程进度管理,才能发展建设优良企业的长久计划。
        3.2施工工序开展前加强质量监控工作
        在施工工序开展前加强质量监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工序开展之前,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工艺流程,对施工工艺进行细致分析,掌握施工工艺中的重点内容。比如明确拉杆的布置位置、明确灰缝的厚度、灰浆的丰满度等。还需要重点掌握混凝土浇筑时的振动点和振动时间。通过掌握这些内容,监理工程师可以明确质量监控工作的关键目标和标准,可以更好的开展后续的质量监控工作。要想建立承包商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观察各部门人员是否在各自的岗位上,职责是否明确。有必要实施对质量人员和接收人员的选择,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往往会考虑到节约管理成本,将质量人员替换为施工人员、材料人员和材料人员。然而,这两种工作职责之间往往存在矛盾,这对质量控制非常不利。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和物质样品制度,通过这两项制度来加强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人、物这两因素涵盖面广,数量多,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没有进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话,很难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可以通过物质样品制度构建样品监控系统,通过样品监控系统来加强对人、物的管理,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在构建样品监控系统时,首先需要根据实物样品的数据来建立标准,之后再将参照材料和样品进行对比,如果参照材料的数据符合相关的标准,就可以通过验收,反之则不通过验收。通过样品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加强对材料的管控,对材料的检查工作变得更加清晰、高效。材料检验由接收方负责,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检查。对出现的偏差,通过奖惩制度进行调控和解决。这样,通过实施样品监控系统,可以基本解决物料因素在质量监控中的困难。对于实行奖惩制度的经营者,要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处罚。检验和加工工作是由质检员所负责的,质检员对工作过程有着很大的控制力。这样,通过对奖惩制度实施的控制,对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3采取新的管理工艺技术
        随着国内建筑领域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被用于建筑项目建设之中,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与质量。全面执行“5S”管理观念,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的原则置于第一位,营造干净、整洁、敞亮的施工环境,确保机械设施、工具、物料等有序放置,保证工作道路顺通,还可以科学分配资源,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消费,进而严格控制工程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在施工阶段还要引入PDCA循环系统,尽可能防止在后期施工阶段相同问题再次出现。。
        3.4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首先,施工企业必须安排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亲临施工现场,指导现场施工;其次,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每完成一道施工程序,就必须落实检查,只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再者,施工企业必须协同监理,共同参与到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来,进而更好地规范现场施工行为,提高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该工作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注重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查,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强化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从而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效控制起来,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育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简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91.
        [2] 孙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居舍,2019(08):151.
        [3] 张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及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26):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