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黎友舜
[导读]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的常见运行故障,对接地网的实际勘查分析,详细探讨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的常见运行故障,对接地网的实际勘查分析,详细探讨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类施工技术未能满足各项施工要点,导致其出现接地网的锈蚀以及接地线的断裂问题,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在具体的施工要点制定中,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完成对于所有工程项目的了解和分析工作。
        1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的常见运行故障
        1.1 线缆参数不适配
        施工状态下要求主接地线和接地网之间的参数要处于适配状态,在传统工作过程中采用的线缆型号,由于当前的变电站整体供电参数上升,已经不能满足安全保障要求,这就需要所有的工作系统能够按照新型工作内容的要求完成对于接地网参数的合理改变和优化工作。就目前的工作效果上来看,大量变电站的接地网系统中,各类设施参数制定中并未依照新的工作要求完成相关工作项目,依然沿用原有的工作参数,导致在出现雷击以及漏电问题时,接地网处于安全防护水平不足状态。
        1.2 接地网腐蚀
        接地网由于其特殊性无法通过在外部涂刷防锈漆,以确保其能够保持低电阻状态,但是这对接地网的整体运行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表现为容易出现接线的腐蚀问题。由于不同土壤酸碱度不同,并且盐和微生物类型不同,所以接地网的实际腐蚀率也与相关设计标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事实上接地网的腐蚀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延缓其腐蚀速度,确保其运行安全。但是就实际作用效果上来看,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对于施工区域的土壤检测质量不足,或者未能落实对于接地网的抗腐蚀处理工作。
        1.3 电压均分效果较差
        接地系统运行中要求线缆以及接地网上的电压保持均匀,才能够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并将电压安全均匀的导入到土壤中。当前施工过程中处于线缆的选用问题以及接地网的制作和安装问题,导致在一些情况下出现电压未能均分现象,包括接地网或接地线上的线缆电压分布不均等,从而导致电压由于未能正确区分,一方面降低了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不同电压情况下也会导致,整个接地系统的腐蚀速度不同。
        2 对接地网的实际勘查
        接地网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能够十分重视对地网接地性能的设计,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能够为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提供较大的便利,在电力系统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排除存在的故障,及时排除故障电流,也就能够有效控制地网的具体数值,保证各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接地网的科学合理设置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提前做好对接地网的勘查工作。
        首先要确定土壤电阻率。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有着很大影响,也会影响到接地电阻是否会满足系统的要求,对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和配置等有着很大影响,土壤电阻率的数值对接地网电阻起到决定性作用,土壤电阻率通常需要保持在比较低的数值,需要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和分析电阻率的实际应用,保证整个地网接地设计的有效性。在实际的勘查中,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减小土壤电阻率。(1)对土壤进行更换,需要将原有影响电阻率的土壤替换掉,换成黑土和砂质土壤。(2)需要增加线路埋入的深度,如果出现土壤电阻率低的情况,就需要将接地体深埋到土壤中,也就能够减轻土壤对电阻的影响。(3)采用化学处理方式,可以将炉渣掺入到接地点的土壤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的电阻率。
        3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
        3.1 降低电阻率的施工技术
        降阻工作的实现方式有三种,首先为完成对接地电极的深埋工作,在一些施工区域中,通过检测发现该区域的地电阻率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快速减小,则可以采用这一方式实现对于各类接地电阻的装配工作。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对相关成本以及电阻率的双向分析,实现对于这一方法应用形式的深度分析工作,但是也需要注意,同时要分析该区域中是否含有丰富的地下水以及金属矿藏,存在丰富地下水时,虽然该区域的地电阻率小,但是要考虑地下水对电极的腐蚀效果,而当该区域地下有丰富的金属矿藏,则可直接将极电极放置在矿藏区域,以实现对于电流的有效传递。其次为接地电阻降阻剂的使用,这一方法都使用形式为在接地电阻的周边区域设置降阻剂,该设施能够将电极和周边土壤更好接触,从而将电流及时传递,从而建成更低电阻区域。

最后为水平外延接地系统的敷设,该技术在实践中具备的优势在于具有更低的施工成本,并且其能够更好实现对所有工作项目的检查工作落实,从而让整个运行体系处于更为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3. 2 接地网防腐蚀的施工技术
        防腐蚀技术实现首先要通过对土壤参数的了解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土壤是否具有极高的腐蚀效果,检查内容包括土壤的酸碱度、含有的盐分、微生物类型以及土壤含水量和气密性等,当发现气密性较低并且含水量较高时,则要做好对土壤的夯实工作,而当发现微生物、酸碱度以及盐分综合含量过高时,则要做好对于土壤中相关参数的调整工作。其次为对于接地网以及接地线的本身处理工作,主要处理的内容包括接地线和接地网的连接焊接区域,由于材料不同,所以该区域会形成原电池效应,提高了电网的腐蚀速度,采取方法为使用沥青材料等将其包裹。最后为对于整个接地线以及相关设施的检查,尤其是接地线和地面的接触位置,要通过沥青等材料提高该区域的空气隔离效果,以防止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导致接地线出现腐蚀加快问题。
        3.3 注重控制地网施工质量
        对于地接网施工工作,需要控制好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需要施工单位提前对施工地环境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地质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施工的监督检查,做好对地下网线的连接,通常选用焊接的方式,保证焊接符合规程要求,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3.4 接地网具体施工流程
        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总体设计以及对施工地电阻率的数值进行测定,需要经过计算和分析,按照通常的做法进行对接地网的设计,而且接地网的电阻应该不能低于 0.5 的设计要求,要充分达到设计的目的,而且现场接地网的实际设计需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进行设计施工。(1)首先需要挖掘接地网需要的沟槽,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辅助工具,沟槽的深度需要大于 0.8m,然后按照竖直方向将接地极深入到地下,深度需要控制在3m的范围,对于比较深的井,需要利用钻井机进行打孔,然后将接地极埋入到地下。(2)把水平接地极与其它的部分有机连接起来,在变电站的内部与多个设备有机连接起来,然后灌入降阻剂,保证各个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然后对沟槽进行回填,保证电阻在地下的深埋,然后做好对周边的围护工作,保证接地网不会被破坏。
        3.5装配审查工作实现
        装配审查工作要求所有的现场监管人员、一线施工人员要首先完成对于各类安装设备的使用质量检查工作,防止在设备中遗留安全隐患或者中小型故障,让这一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其次分析是否完全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将各类设施正确安装,发现存在违规操作时,要及时指出问题并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最后为对于各类收集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尤其是在竣工验收工作中,更是需要通过对这一工作项目的落实,分析当前工作系统中是否存在严重问题。
        3.6安全保障工作实现
        安全保障工作事实上由于施工过程的难度较小,所以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几率较低,故而本文研究重点为对于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首先要求在各类设备的存放过程中,要完全按照设备的相关放置要求落实,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硬件设备,可通过对仓管系统的定期检查和建设,确保其不会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其次要做好对于设备的合理吊装以及装配安全保障工作,比如对于接地网的装配和连接,需要通过对吊装过程受力情况的分析,防止出现接地网弯折问题。最后为辅助性设施的定期检查工作,包括避雷器的定期检查、避雷器的建设方案确定等,从而让整个系统能够处于最为高效安全的运行状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建设电气一次主接地网工程建设会影响到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会影响到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对于接地网工程的建设需要十分重视,要充分做好设计、验收和维护工作,在进行初期设计施工之前,需要对接地网周围的环境进行勘测,保证各项设备运行的安全和有效,充分采用各种措施做好接地网的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勇.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J]. 低碳世界,2018,(11):87 -88.
        [2] 张文祥. 试析变电站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有效配合[J]. 农家参谋,2018,(19):218.
        [3] 刘勇. 变电站电气安装施工中存在不足点及预防对策[J]. 通讯世界,2018,(09):175 -176.
        [4] 仇新亮.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的设计探析 [J].科技风,2017,(2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