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筑电气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王兴超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王兴超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事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身份证号码:37150219860103XXXX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事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气工程作为整体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电气施工技术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建筑电气工程中 BIM 技术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BIM 技术
        一、BIM 技术概念
        BIM 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又被称为建筑信息管理技术,BIM 技术的工作基础就是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通过对这些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来构建三维建筑模型,利用数字信息仿真来模拟建筑的实际具体信息。BIM技术可以使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科学以及合理化,BIM 技术将资金、行为以及支付三种行为充分联系在一起,以此为设计的基础,提供给设计企业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准。BIM 技术就是一种数字化设计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多种建筑工程项目当中,也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效率,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尽可能地增大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优势
        1.协同不同专业之间的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系统性较强,诸如各类管线、桥架尺寸等均无法通过二维图纸的方式精准呈现出来,同时建筑电气工程具有明显的集成特性,因此各构成要素之间易发生冲突。整合各专业模型,将其集中呈现于 BIM 平台之中,此方式能够在工程前期发现问题,有效避免了返工等现象。
        2.施工模拟
        依托于 BIM 技术,可完成对现场施工的模拟,事先优化各道工序,创建科学的施工方案。在复杂管线系统中,模拟工作极具必要性,此举可确保施工质量并提升施工效率,有限的工程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快工程进度,在同一时间投入到多条生产线的施工作业之中。
        三、BIM 在建筑电气专业的具体应用
        在建筑电气专业引入 BIM 以后,可以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对不同设计数据进行统筹管理,为不同电气设备及元件赋予相应的属性参数。设计中,难免多名设计人员需要对同一个文件进行共用,因此设计过程借助BIM 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实时查看及共享。
        1.选择适宜的协同方式
        就目前来看,基于 Revit 的电气设计经常使用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所有专业都使用同一个中心文件;第二种方法为建筑结构专业使用同一个中心文件,而机电的三个专业使用同一个中心文件;第三种方法为不同专业使用自己的中心文件,但能进行相互链接。上述三种方法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对于第一种方法,它的信息最为完善,能使所有信息都被动态查看,有着丰富的数据量,而对计算机与网络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数据量大幅增加,将对绘图速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主要在规模较小的项目中使用;第二种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基础上做出了适当整改,即把中心文件拆分成两个部分,以此减少数据量,保证绘图速度,这样能降低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实际依赖度;第三种方法则是对所有专业文件实施了拆分,不同专业使用自己的文件,然后通过链接实现数据交换。该方法的绘图速度是三种方法中最快的,但如果链接过多,将产生其它方面的问题。根据该项目的规模和其它具体情况,主要采用第三种方法。


        2.创建BIM 模型
        在 BIM 模型的创建过程当中,会将整体建筑物的各项基本信息都包含在其中,例如,建筑物的几何模型相关信息、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以及性能等。这些信息的录入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电气工程施工的相关信息。但想要 BIM 技术的可视化特点作用发挥出来,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具体施工项目的技术以及管理方面信息数据的创建。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实际的施工进度以及资源的供应信息等。同时,也应该将实际施工所使用的技术以及经济水平等添加到 BIM 模型当中,更好地实现可视化。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在实际电气工程施工当中更好地应用 BIM 技术,根据实际施工创建好 BIM 模型,才能更好地通过可视化来获取自身需要的数据信息,提高对于施工界面的可控制性。
        3.三维碰撞检查
        在实际的电气工程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完善好设计管理工作,只有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以此作为基础避免出现大型构件碰撞的问题,即使出现此类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传统的 2D 图纸应用过程当中,不能够准确地对系统与个体之间的碰撞问题进行反应,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根据 2D 图纸做出准确判断,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当中非常容易出现大型构件碰撞的情况。BIM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其可视化等特点来进行三维碰撞的检查,有效解决大型构件的碰撞问题,提高实际施工的质量,优化项目工程的设计,很好地避免了实际施工中一些比较容易出现的失误。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将 BIM 技术中的 3D 方案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实际施工进行相应的模拟,更好地提高实际工程的建设质量。
        4.管线碰撞检查及排布优化
        创建管线模型,精确寻找到各管线与设备之间存在的冲突,较为典型的为桥架与管线表现出的碰撞冲突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桥架与管线标高的方式可规避冲突。整合各专业模型,通过三维图的形式呈现出来,针对不合理之处采取合适的调整措施。在常规的二维图纸中,难以掌握管线尺寸情况,从而出现管线进入梁结构的情况,而在三维图之中,可以调整管片位置,随之避免冲突。仅凭二维设计图,难以寻找到管片排布不合理之处,随之提升了管线排布难度,基于 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调节各管线的高度,避免冲突并提升净空值,创造充足的可使用空间,给居住者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体验。另外,在管线综合排布的深化过程中,应该在确保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效益,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管线比如矿物电缆桥架,应该尽量平直,减少翻弯,而让弱电线槽或其他价值不高的管线翻弯,从而体现通过技术优化创造价值的理念。
        5.进度计划管理
        在 BIM 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改变进度计划与工程构件相互隔绝的局面,从而形成动态连接。在本工程项目中,使用到的是 Primavera 6.0 软件(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在该平台上通过甘特图等多种形式呈现出具体的进度计划与施工流程,是工程各参与方全方位掌握工程情况的关键工具。通过动态化的模拟方式,可综合对比多种工艺方法,分析各自的可行性,以此为基准形成科学的方案。通过 BIM 技术,可实时跟踪实际施工情况,考虑现有施工资源,针对各个环节做出合理的分配,在掌握实际施工进度后,将其与计划进度加以对比,总结出现偏差的原因,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调节项目进度,确保在既定工期内完成各环节施工作业。
        结语
        由于 BIM 技术具备协调性较强、可视化性能好、关联性强的优势,这项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当中,使电气工程设计环节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节省了建筑成本。基于此,在电气设计文件当中,需要给出设备对应的材料表,尤其是要注意表格当中所有数据只能供于参考,不可作为设计阶段主要依据,也就是说无法利用 BIM 对设备及管线进行查看。
        参考文献:
        [1]周 磊,王 坤.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运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09
        [2]陈 令,朱少华.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和展望[J].科技传播,2014(15):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