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肺部疾病可以说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表明,肺部疾病依据病因的不同,可以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如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肺炎以及因吸烟等原因所导致的肺气肿等等,实际上都属于肺部疾病的范畴。当然,还有同职业有关系的肺部疾病,如尘肺。根据前些年的《全国职业病报告》的统计,截至目前,职业性尘肺病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而在职业性尘肺病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则占据了九成左右。
因此,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与新浪网共同发起,定每年的6月15日为“世界呼吸日”以此来使人们关注尘肺这个疾病。那么,尘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尘肺顾名思义,其主要是因为长期吸入有害性粉尘、烟雾等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这些有害粉尘以及烟雾主要包括二氧化硅、硅酸盐、煤、铁等等,这些有害粉尘以及烟雾在进入肺部之后会在肺内形成病灶,进而诱发尘肺。相关研究表明,此种疾病通常比较偏好涉及矿物开采领域的劳动者。
通常的情况下,尘肺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渐恶化,病情发展最为严重的时候,则会导致人体的肺部出现纤维化的情况。而在尘肺的类型中,矽肺与煤矽肺最为严重。因为尘肺同各尘埃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医学领域尘肺又会被称为“肺尘埃沉着病”而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出发,便也能发现,罹患尘肺的患者通常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医学研究表明,尘肺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异的症状,具体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以及呼吸困难、咯血等等。而在这中间,并发症亦常有出现。其中,胸膜增厚就属于一个较为易发且常见的并发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尘肺并发胸膜增厚的B超诊断,业已成为了一个重中之重。
一、B超诊断尘肺并发胸膜增厚的可行性
尘肺患者实际上十分易患并发胸膜增厚,因此其诊断对于尘肺患者的治疗来讲,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但一直以来,在尘肺并非胸膜增厚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借助胸部平片的方式进行诊断检查,因为其相较于B超检查来讲,要更为简单一些。但就实际的诊断现状来看,胸部平片这种诊断方式有些许不足的地方。
首先,胸部平片的检查方式,有着分辨率较低的问题存在,以至于只有在胸膜增厚达到3mm以上的时候,才能展现出胸膜增厚的情况,所以其并不利于胸膜增厚的早期检查。其次,胸片检查需要患者暴露在辐射的环境下,所以此种检查方式,并不利于连续性的反复检查。所以,其并不能当做胸膜增厚的常规检查方式。反之,借助B超诊断胸膜增厚的情况,可以提供更好的清晰度,并且其还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胸壁各层的解剖结构,进而使胸膜增厚的情况更为形象。可见,借助B超检查尘肺并发的胸膜增厚可以作为众多诊断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B超诊断尘肺并发胸膜增厚的应用
不同于CT等诊断方式,B超检查的方法将有助于医生更好的甄别尘肺并发胸膜增厚。这是因为,B超检查本身有着多切面、多角度连续动态观察的优势。这样的情况下,便能使尘肺患者的胸膜增厚一目了然,即可以清晰的展示胸膜壁以及脏层胸膜的结构。如人体在健康的情况下,壁层胸膜的回声表现,主要为细带状的强回声。反之,壁、脏层胸膜的中间,则多会伴有一定的无回声区。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B超则依托着较高的肺胸壁界面密度分辨率,进行连续性的扫描。正是这样的诊断方式,可以更为清晰直观的展示胸膜病变的具体情况,并且,其不仅能有效的呈现胸膜是否有增厚的情况,同时亦能够形象的展现胸膜是否由粘连、积液、积气以及胸膜凹陷等影像学上的病变。可见,其相较于其它检查方式来讲要更为准确一些。
三、B超诊断尘肺并发胸膜增厚的优势
B超检查胸膜,实际上属于成像技术中最为敏感的一个。通常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查,可以使检查的结果不会受到肺气的干扰。因此,其可以当做一种极其有效的补充检查方法。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早期胸膜增厚特征的患者来讲,借助B超诊断更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上所述,采取B超诊断方法,实际上有助于对尘肺患者的伤残等级鉴定,提供良好的依据,进而为尘肺病的全面诊断、演化以及动态观察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撑以及实用价值。
四、结束语
总之,尘肺并发胸膜增厚,属于一种极为容易出现的病理情况。因此,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尘肺患者,应及时借助B超诊断尘肺胸膜增厚的情况。这样的话,便能使医生能够及早的了解到尘肺的发展情况,并为伤残评级奠定基础。当然,尘肺作为一种职业性的肺部疾病,在治疗上有着很大的难度。所以,平时因职业性质而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下的劳动者,应注意对尘肺的预防,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注重防护装备的应用,并且杜绝吸烟的情况出现。
反之,对于已经罹患尘肺的患者来讲,则应注重对身体健康的保养,即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生活作息的规律,并杜绝一些生活上的恶习,从而为尘肺症状的缓解以及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最后,还需要另外说明的是,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员,一旦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避免拖延的情况发生,进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