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可以说是人体内最逆来顺受的器官,它每天都需要奋战在前线战场,时不时的就会受到炮弹(辣椒、酒精等)的摧残,直到有一天,它再也承受不住就会给肛周疾病给打败。其中有一个就是肛周脓肿,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是肛门周围发生脓肿的现象,但是它真的有这么简单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肛周脓肿的知识吧!
一、肛周脓肿是什么?
肛周脓肿的全称为肛管直肠周围间隙脓肿,是不是第一句话就颠覆大家的认知了,你还以为这只是简单的“肛周脓肿”么?这是一种因肛管周围间隙发生感染情况从而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属于细菌感染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引发肛周脓肿的致病菌有很多,比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以及厌氧性细菌等,这些致病菌经由肛腺感染之后会逐渐沿着外括约肌皮下向外部扩散。起初时会在肛门周围形成一个肿块或是硬结,并伴有疼痛、红肿、坠胀、发热、便秘等直肠刺激症,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引起全身不适症状,比如精神不振、寒战等,甚至可引发中毒性休克或败血症等,以致于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此外肛周脓肿也可发展为肛瘘,所以临床也称其为肛瘘的前期病变。
据临床调查显示,肛周脓肿在肛周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25%左右,且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上至年迈的老人,下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但多发于男性,以二十岁至四十岁的男性为主。
二、肛周脓肿的病因
1.感染
临床中有很多患者都是在食用辛辣、酒精等食物后出现腹泻症状,从而引起感染诱发肛窦炎、肛窦感染等疾病,因治疗不及时最终引发肛周脓肿,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一旦肛肠区域出现感染性疾病,比如肠炎等,则极易引发肛周脓肿。
2.自身因素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营养不良性疾病,则会导致抗感染能力下降,若此时患者不注意保护肠道功能以及肛肠区域卫生则会引起继发性肛周脓肿。
3.疾病因素
若患者患有肛裂、痔疮等相关肛周疾病,在卫生清洁不到位的情况下则会导致肛区创面感染,从而引发肛周脓肿。
4.手术因素
主要指的是肛门部位手术以及会阴部位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手术后若不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或是因为引流不畅、换药不当、肛区清洁不当等原因都会导致手术创面受到感染,最终引起肛周脓肿。
三、如何预防肛周脓肿?
在以往流行病学的调查中指出,肛周脓肿多发于夏季,但是近年来临床发现秋冬季节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究其原因与喜好辛辣食物、熬夜、睡眠不足、糖尿病等有关,从而诱发肛腺感染,而且随着炎症的不断扩散而引起肛周脓肿。所以男性、肥胖以及有基础疾病者是肛周脓肿的好发人群,由于该病发病突然,以致于很多患者误以为是长了疖子,甚至有患者用手将其挤破,以为脓液排出来脓肿自然就会好,但往往事与愿违,脓肿破裂会导致感染灶不断扩大,从单纯性脓肿转化为高位复杂性脓肿。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规避危害,就要做好预防工作,而肛周脓肿的预防措施就是萦绕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情。
1.积极锻炼身体
加强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够增强局部的抵抗力,避免感染的发生。所以为了降低肛周脓肿的发病率,首先就要做好运动锻炼,比如提肛运动,应于每日早晚各运动五分钟至十分钟,有利于促进肛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机体抵抗力。此外还要避免久蹲、久坐和久站,通过这些方法就能够避免肛周脓肿的发生。
2.防治便秘
据相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肛肠疾病的发生都与便秘息息相关,所以防治便秘对于预防肛周脓肿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大家在日常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排便一次。在正常情况下,排出的粪便的成型的软便,而且排便过程中不会感到困难,排便之后也会有舒畅的感觉,这说明肠胃功能处于症状状态。但如果与上述情况不符则说明有便秘的可能,需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改善,比如泻药、开塞露等,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泻药应调整剂量,不可过量使用以免诱发腹泻,因腹泻也是肛周脓肿的诱发因素之一,尤其需要警惕一日内出现多次排便的情况,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保持肛门清洁
肛门的作用是排出粪便和储藏粪便,但是由于粪便中存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若在排便后擦拭不净,则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引起感染,最终发展成为肛周脓肿。所以建议大家在排便之后使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保证肛门干燥、清洁,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消毒药棉进行清洗。尤其是女性朋友,因肛门与阴道的距离比较近,肛门则极易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刺激,从而诱发肛周脓肿,所以更要注意肛门周边区域的卫生清洁。
4.避免久坐潮湿地面
在潮湿的环境下,细菌更容易滋生,而肛周脓肿的发生与细菌滋生息息相关,所以尽量不要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面上。
肛周脓肿属于一种无法自愈的疾病,可不要以为打个针、消个炎就能好,相反,一旦肛周出现感染的现象则必须及时就医,若久拖不治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健康。本篇文章关于肛周脓肿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