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又被称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形状呈长方形,喜好氧气,只进行单向的运动。绿脓杆菌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对植物也具有机会性感染,因为被感染后渗出液呈绿色,因此而命名。绿脓杆菌在大自然中广泛分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正常人的肠道、皮肤以及呼吸道中也存在绿脓杆菌。绿脓杆菌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较强且能产生多种与毒力有关的物质,例如:胰肽酶、外毒素a、胶原酶等等。人体的任何部位及组织都可能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角膜、尿道。绿脓杆菌会使人体免疫受损,虽然并不常见,但绿脓杆菌可能会造成肺炎,若隐形眼镜清洁不当也有机会引起眼角膜绿脓杆菌感染。那么这种细菌该如何检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绿脓杆菌的检测以及注意事项。
一、绿脓杆菌检测方法
由于绿脓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它的实验特征为产生绿色色素和氧化酶,因此利用这一特征可以采取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然后进行生化实验和菌体检验,检测的主要设备和材料为显微镜及恒温培养箱,选择的培养基和试剂为NAC琼脂平皿、NAC液体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尿素培养基、营养明胶、氧化酶试剂等。
检测程序如下:首先制作培养液,将样液放入培养基中,室温控制在37℃静置24小时。将已经接种的NAC液体培养基放置在恒温37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然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将并未产生绿色色素的样本转种于NAC琼脂平皿?,同样在37度恒温的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绿脓杆菌在NAC液体培养基中会呈现出均匀浑浊状态,并带有菌膜,大部分菌株能够在培养液上半部分形成绿色色素,在NAC琼脂平皿上会形成边缘不齐且扁平的锯齿状菌落,菌落的直径为2~3毫米。大部分菌落可以产生绿色色素,从而导致培养基呈现绿色,部分菌落需要延长培养时间才能产生绿色色素。氧化酶试验若呈现阳性那么可以报告检测出绿脓杆菌,42摄氏度生长试验、生化实验及半固体动力实验均呈阳性,则说明检测出绿脓杆菌。
二、绿脓杆菌检测注意事项
因为不同的培养基选择性存在差异,因此在检测绿脓杆菌时可以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发生漏检情况,有利于提升检出率。绿脓杆菌检测需进行无菌操作,检测前要做好环境以及器具的灭菌工作。采样时需要均匀取样,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样品都具有代表性,在对样品进行检测前处理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将样品溶液充分混匀,确保溶液的震荡次数。
画线分离培养至关重要,这是检测绿脓杆菌的关键步骤,分离培养得到的单个菌落越多越有利于提升检出率。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涂片要讲究薄厚均匀,还要保证菌体密度适宜,氧化酶试验是判定绿脓杆菌的重要依据,可以作为筛选试验,如果氧化酶试验结果为阴性,那么没必要进行后续的试验,可以直接判定为没有检出绿脓杆菌。
浓度为1%的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如果放置时间太久颜色会发生改变,应该配完立即使用。挑选菌落时应该使用玻璃棒,或者使用竹制小木棍代替,避免使用金属丝或者金属棒,目的是为了避免检出试验出现假阳性。
因为实验室温度有所差异,当室温较低时,明胶培养基会呈现凝胶状,室温升高会逐渐变为液体状,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绿脓杆菌实验结果。
在进行明胶液化实验时,在判定实验结果前必须将其放置在4-10摄氏度的冰箱中静置10-30分钟,若明胶培养基呈现固态,则此实验结果为阴性,如果明胶培养基仍然为液态,则此实验结果为阳性。在进行绿脓菌素实验时,需要添加氯仿便于绿脓杆菌色素溶出,这时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基捣碎。然后适当的延长浸泡时间,这种方法能够使阳性结果更加明显。
三、小结
绿脓杆菌在实验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化操作,避免混入其他菌种影响检出结果,接种细菌时必须穿专用工作服,鞋帽也需要穿戴,接种样品、转种都必须在酒精灯前进行操作,吸管吸取菌液或者样品时,应该使用橡皮头进行吸取。若在无菌间安装空调,则必须有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