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分析 黎桂花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黎桂花
[导读] 摘要:社会进步迅速,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而且在建筑市场体制调整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争取工程建设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建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利润。
        身份证号码:44122819830505xxxx
        摘要:社会进步迅速,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而且在建筑市场体制调整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争取工程建设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建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利润。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降低该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以起到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
        引言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造价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一个工程公司不注重造价管理,将很容易导致公司的经营效益受到损失,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使公司遭遇资金风险,甚至导致公司的倒闭破产。因此造价管理应该贯穿落实到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采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方式,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全程控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提高造价控控制管理的针对性和管理效率。因此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全过程中,成本控制应该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提高成本控制的能力才能够进一步保证造价控制管理的效率。
        1全寿命周期管理特点
        建筑工程中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与传统的管理制度有着极大的区别。相比传统管理,全寿命周期时间长、对数据的测量更加地精准与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三个特点:系统性、实用性与平衡性。
        1.1系统性
        建筑工程的全寿命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对项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以达到其系统性。如管理人员可对建筑工程项目中蕴含的资源或产业进行科学地规划与统筹,并对其使用成本严格规划。
        1.2实用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全寿命周期管理极大满足了人的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该管理体现了其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全寿命周期管理既能实现人们对需求的渴望,又能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1.3平衡性
        在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对该项目的各个特点,包含经济性、实用性、环保性等,进行分析与研究,使该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显示为平衡的态势。由于全寿命周期管理需综合探究每个方面项目的发展,以方便达到到各维度的平衡。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2.1管理思想落后
        目前,我国不少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具体表现为: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自身管理观念,仍然坚持“价格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理念;没有明确掌握现阶段的工程造价发展情况,如材料单价波动情况等;没有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对当前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及内容等进行优化,如实行动态管理。实际上,对于工程造价而言,由于材料单价不断变动,无论是进行总体工程所需费用的评估还是其他工作,都需要进行动态管理。然而,由于管理思想落后,静态管理仍然是一些建筑企业所用的主要管理方式,这就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造成了影响。
        2.2存在限额设计问题
        限额设计问题一般发生于设计方案的招投标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都会以招投标的形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分析业主给出的要求了解工程项目信息。然而,在实际招投标时,有部分企业忽略了从整体角度考虑项目的投资估算情况,从而造成引发限额设计问题。例如,由己方给出的施工设计方案得出的总体工程造价,要比投标时高,可能超过业主的限额。再如,基于业主的限额要求,一味压制预算,导致后期建设缺少资金,从而造成项目停工。


        3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
        3.1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长短,工程建筑的周期长短则会决定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大小,因此,施工管理对整个工程的影响至关重要。施工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工作,其包含了施工过程中各种复杂的环节和因素,任何和施工现场有关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工程进展的进度和质量。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要时刻以进度为主要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施工效率发展到最大化。施工管理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进度表并成立专门的部门对施工进度进行审查和记录,能够让相关人员以施工进度为参考,从而对当前的工程进度有明确的判断。
        3.2加大监管力度
        监督管理是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管力度。首先,组建专门的监管小组,由经验丰富、道德素质高、懂工程造价、有技术的人员担任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对日常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记录。其次,定期开展造价管理评价活动,以法律及企业内管理制度为基准,分析当前工程报价管理中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如果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追责。同时,开设匿名举报热线,发挥基层人员力量,获得工程造价违法违规事件线索,如故意少算、高估、冒算工程造价等。最后,优化惩戒机制,针对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制定具体的惩戒办法,为监管工作提供保障。例如,编制人员在编制工程结算报告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招投标文件等进行编制,或者是管理人员相互之间传统签认虚假工程造价,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实际根据损失的多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其实施经济上的惩罚。
        3.3使用及维修阶段的管理
        施工管理者可利用投资回报、工程项目评价与项目使用来进行工程使用阶段的管理。管理人员应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该建筑工程的投资回报或项目回收等利润。同时,投资方需根据最初设定的目标来检验其是否实现该目标。工程项目管理者应对工程建设的经费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该工程的实际利润。此外,项目管理者也应注重工程维修阶段的管理。该工程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测该工程的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补救。同时,修建工程的设备也需定期维修及测试,以保证该机器的多次利用,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其利润。例如,北京市建筑工程某单位完成了一项建筑项目。在经过验收之后,当地管理者并未对该工程进行适时的监察。不到半年,该工程的建筑有些破损。该单位了解情况,虽然及时修补,但由于没有对该工程定期巡视,还是给该单位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该单位引进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在以后的工程中,及时监察,发现工程问题时,立即补漏。此后该单位承办的工程再未出现不该有的经济损失。
        结语
        总之,工程建筑单位应该做好对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原则的分析,管理原则应该保证施工技术与企业的经济水平相结合,其次要实现全程动态控制。另外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工程决策和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做好准备阶段造价控制、建立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提高施工与运营使用造价控制效率以及提高竣工验收造价控制,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效率,通过有效的造价控制帮助建筑企业做好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黄闯.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与环境保护[J].建材与装饰,2019(02):167-168.
        [2]陈志敏,张昕.如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53-54.
        [3]陈雄.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J].河南建材,2017(3):50-51.
        [4]安磊,张洁,齐霞,等.基于随机森林输变电线路工程造价估算研究简[J].控制工程,2018,23(11):1841-1844.
        [5]朱洁.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7(9):180.
        [6]关前锋,董剑敏,陈峰.城市电缆隧道工程造价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经济,2018,36(10):52-55.
        [7]张丽,陈路波,夏荣祥,等.浅谈饲料厂建设周期内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7,12(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