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688319820817XXXX
摘要:进行建筑项目建设时,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是首要目标,在项目建设进程中,只有将可靠的施工技术和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有所保障,良好的施工质量更是施工单位树立口碑、开拓市场的最佳武器,因此,进行建筑项目建设时,施工单位必须对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借此有效促进项目建设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实现我国城市建设的快步推进。本文首先详细介绍项目建设中的几种施工技术,随后针对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引言
对于建设项目而言,所选择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都与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与效率有一定的关系,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同时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项目要求,还需要对施工技术与工艺,施工设备与现场施工等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并且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为项目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1、项目建设各项基本施工技术概述
1.1项目地基建设施工技术
地基属于建筑项目的基础结构,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地基工程建设最重要的是运用相应的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多样化,建筑项目的地基施工处理也要根据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与地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地基处理方式。据当前的统计表明,我国的建筑项目中,属于软弱土质的地基占比比较大,这种土壤条件的地基在强度方面有些不足,压缩程度也比较高,而且土壤中也存在部分有机物,进行地基施工处理时,若是作业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有所欠缺,致使施工质量无保障的话,形成地基异常沉降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甚至于导致在后期项目建设或者使用中出现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建筑项目地基施工处理的重要性。就以一项具体实例进行说明,某建设项目地基就是软弱土质,不具备相应的抗压能力和抗剪能力,又有较大的压缩量和含水量,进行地基施工试验也表现出混凝土固结不良,固结用时太长,这些现象都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选择真空预压方式进行地基施工处理,也就是在地基上软土层中加设立向塑料排水管道等设施,然后摊铺砂垫层,摊铺完成后用薄膜覆盖,将砂层与大气形成隔离,并利用真空泵通过排水管道将薄膜下抽成真空,以此提高地基的有效应力;也可以选择换填方式进行地基处理,将地基中的软弱土层部分或者完全移除,然后用高强度的砂石料回填地基,以便提高地基土层的稳固性和刚度。总之,只有选择高效适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才能保证该项目的地基以及整体建筑的施工效果与质量。
1.2土石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项目中,土石土方施工技术关乎建筑的抗震能力与安全性,高质高效的实施土石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基坑施工检测验证时,如果施工效果不达标,必须安排设计人员对建筑基坑的深度和开口度进行二次设计,确保土石土方工程施工效果满足项目需求。
1.3建筑模板工程技术
目前的建筑项目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做好模板施工,模板施工效果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与整体建筑的工程质量。模板施工作业启动前技术人员需要向一线作业人员做好技术与安全交底,并敦促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安装建筑墙体和柱模板时,首先要对底部进行有效清理,沿着预先设置的定位基准线做好找平作业,然后需要合理确定支撑点和校准安装的平直度。为了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模板倾覆等意外事件,要提前安设固定设施,并利用增设剪刀撑及水平撑的方法提高支柱的稳固性,水平撑的增设数量需要根据支柱的高度来决定,如果高度不足4m,增设两道即可,还要在两道水平撑之间加装剪力撑;如果支撑杆长度不够,需要进行拼接使用,要注意最多只能有两个接头,并且要利用辅助支柱加强支撑杆的稳定性与支撑能力。拆除时也要严格遵循相应的顺序和步骤,首先拆除没承重作用和后架设的部分,然后再拆除有承重作用和先架设的部分,由上而下进行拆除。
1.4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①钢筋整形和焊接
建筑项目钢筋工程施工作业的整形有按照要求调整钢筋的顺直度、钢筋剪切和弯曲三项内容;然后是采用电弧焊或者对焊方式进行焊接,合理掌握焊接高度与宽度,一般高度不能低于0.25d,宽度要在0.7d或以上,并且保证焊接质量。
②绑扎与安装
首先要扎牢钢筋交叉点,同时扎牢钢筋网的橡胶垫,以防钢筋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位移现象;还要保证双向受力钢筋绑扎的牢固性;其次,要注意梁、柱箍筋在受力钢筋上保持垂直度,弯钩相交位置要进行交错;此外,钢筋接头的绑扎要注意搭接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保持在钢筋直径的10倍以上,并保证接头中心与两侧绑扎的牢固性。
2、提升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效果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项目建设正式实施前,必须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将每一个建设环节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内容进行明确,保证施工计划的科学可行性,以此促进项目建设的有序开展。
2.2针对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用素养进行管控
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都有莫大的关联,由于参与项目建设的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都是农民工,普遍存在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方面的不足,这种现象对项目建设和工程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技术培训等有效手段提升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意识,加强作业人员施工行为和施工技术的管控,对于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施工质量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完善监管体系
建筑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项目建设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并积极组建完善的监管部门,由于建筑项目通常都具备建设规模大和周期长的特点,从而用工量也特别大,所有作业人员的施工技术不可能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而管理人员对一线作业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进行严格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快速处理,有利于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4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进行建筑项目建设时,完善高效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可见成效的基本条件,建筑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建筑项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现场施工的具体了解,同时参考作业人员的意见反馈加以完善。
结语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城市的建筑项目逐渐增多,鉴于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性,很有必要积极探讨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侧重点,以便保证项目建设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陶瑞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 (12):68+74.
[2]钟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13-14.
[3]黄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19 (11):130.
[4]郑智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 (29):183-184.
[5]苏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