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在肾脏内科预防和控制急性肾炎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我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肾炎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纳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0%和76.0%。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感染发生率缓慢提升,但数据显示,实验组的总体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感染人数分别为5,9,15人。对照组的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感染人数分别7,11,18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针对肾脏内科的急性肾炎患者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不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有效率,还降低了感染发生率。非常适合推广到临床治疗之中。
关键词:肾脏内科;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急性肾炎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及治疗方案也随之不断的改进与发展,以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急性肾炎是一种肾炎综合组类疾病,并且,该类症状往往起病急,发病块,存在感染风险,同时,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及生活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为了区别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急性肾炎的临床效果,以最佳方案适应、满足医护人员及患者在该类疾病治疗上的预期[1-2]。全文就100例我院肾脏内科中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采用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的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肾脏内科收治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中的急性肾炎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均分成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入选患者均满足十八岁以上,且经过检测核实均为急性肾炎。)实验组:包含年龄在24-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8.10±4.20)岁的32名男性患者以及18名女性患者,对照组:包含年龄在25-6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9.50±4.60)岁的34名男性患者以及16名女性患者。对照组接受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纳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审核批准下进行。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在患者入院后,先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认并记录发病症状。然后开始进行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确保每天滴注一次,一共滴注三天。待滴注结束后,开始服用强的松,确保每日服用一次,一共需要服用一个月。待该药剂服用完毕后,再入院进行二次检查,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予以适当的降低药剂用量。在治疗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情况,对于药物过敏或吸收能力欠佳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若病情出现恶化,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合理安排作息及饮食,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两组具体的激素治疗方式区别如下:
1.2.1对照组: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
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环磷酰胺,确保患者每月进行一次滴注,一共滴注半年。
1.2.2实验组: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
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环磷酰胺,确保患者每月进行一次滴注,一共滴注半年。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判别干预效果,即显效、有效及无效。
显效:尿蛋白检测时,明显降低,且减幅超过60%。
有效:肾脏功能逐步恢复,尿蛋白检测时,可见降低,且减幅在40%-60%。
无效:病症基本未消除,甚至更加严重。
在治疗结束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及六个月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感染情况检查。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展开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到单位计数资料是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急性肾炎的治疗有效率情况,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急性肾炎的治疗有效率情况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的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感染情况比较,见表2。
.png)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激素滴注的治疗方式,经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急性肾炎患者的病症均出现了好转迹象,由此可知,在针对肾脏内科的急性肾炎治疗时,采用激素联合抑制免疫药物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以上一系列数据分析得知,在治疗方式一定的情况下,相比于对照组的滴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采用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患者的后期感染几率也有效降低[3]。综上所述,在针对肾脏内科的急性肾炎病症时,应积极采用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感染几率的目的。非常适合推广到临床治疗之中。
参考文献
[1]陈亮亮,乐璟云,钟佩君,等.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进性肾炎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6):465-468.
[2]赵亚利.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近期疗效[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3)78-80.
[3]史今.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v.16(08):158-159.